1. 作者信息: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洛阳(今属河南)人,唐朝文学家、哲学家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与柳宗元并称“刘柳”,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
2. 文学时期:此诗创作于中唐时期。
3. 文学体裁:七言律诗。
4. 诗歌类型:酬赠诗(应答诗)。
5. 核心手法:用典(闻笛赋、烂柯人)、对比(沉舟与千帆、病树与万木)、比喻。
6. 核心思想:既表达了长期贬谪的幽怨与世事变迁的感慨,更展现了豁达乐观、积极向上的精神。
7. 名句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
1. 作者信息: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洛阳(今属河南)人,唐朝文学家、哲学家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与柳宗元并称“刘柳”,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
2. 文学时期:此诗创作于中唐时期。
3. 文学体裁:七言律诗。
4. 诗歌类型:酬赠诗(应答诗)。
5. 核心手法:用典(闻笛赋、烂柯人)、对比(沉舟与千帆、病树与万木)、比喻。
6. 核心思想:既表达了长期贬谪的幽怨与世事变迁的感慨,更展现了豁达乐观、积极向上的精神。
7. 名句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