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寒食:古代节日,在清明节前一二日,习俗禁烟火,只吃冷食,故得名。
- 禁火天:即寒食节期间,朝廷与民间均禁止生火做饭的日子。
- 傍:通“旁”,指道路旁边。
- 摇鞭:轻轻挥动马鞭,形容骑马时闲适或散漫的状态。
- 碑碣(jié):古代墓碑的统称,方者为碑,圆者为碣,此处指古墓前的石碑,因年代久远可能已破损模糊。
- 管弦:指管乐器(如笛、箫)和弦乐器(如琴、瑟),此处代指园林中演奏的音乐。
- 鸊鹈(pì tí)膏:鸊鹈是一种水鸟,其脂肪可制成膏油,古代传说用此膏油涂抹宝剑,能使剑饰(如玉饰)光亮如新,此处代指对器物的精致养护,暗含“虚耗心力”之意。
- 蚨(fú)血点铜钱:古代传说,青蚨虫母虫与子虫的血分别涂在铜钱上,使用时涂母血的铜钱会自行飞回子血铜钱处,后以“青蚨”代指钱财,“蚨血点铜钱”此处讽刺世人追求钱财往复的虚妄想法。
- 悠悠事:指漫长、繁杂且无甚意义的事情,“悠悠”有“漫长、渺茫”之意。
- 韦家:指诗题中提及的“蓝田韦明府”家,“明府”是古代对县令的尊称,此处代指韦姓县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