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先从诗歌的整体内容入手,这首《江楼偶宴赠同座》是白居易记录一次江边宴饮的诗作,首先看题目中的“偶宴”,就说明这次宴会并非刻意安排,带有偶然的闲适感,这也为全诗的基调做了铺垫。
首联“南浦闲行罢,西楼小宴时”,交代了事件的开端:诗人在南浦闲游结束后,来到西楼参加小宴,“罢”和“时”两个字简洁地串联起“闲行”与“小宴”两个场景,让读者快速进入情境。颔联“望湖凭槛久,待月放杯迟”是诗中的经典句,“凭槛久”体现出诗人对湖景的喜爱,不愿离去;“放杯迟”则不是因为不饮酒,而是在等待月亮升起,想在月色下举杯,这份“迟”恰恰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与闲适,没有急切的功利心,只享受当下的时光。
颈联“江果尝卢橘,山歌听竹枝”转向宴饮的细节,吃着江边的新鲜水果,听着当地的《竹枝词》山歌,这两个细节让宴饮的画面变得具体可感,既有生活气息,又充满地域特色,也让读者能感受到现场的欢乐氛围。最后尾联“相逢且同乐,何必旧相知”是全诗的“点睛之笔”,白居易在这里跳出了对“老朋友”的固有认知,告诉我们:朋友不必非得是相识多年的旧友,只要此刻能一同欢乐,这份相逢就是珍贵的。这种豁达的态度,也正是白居易闲适诗中常传递的人生感悟。
另外,从体裁上看,这是一首五言律诗,虽然中间两联的对仗不像严格律诗那样工整,但句式整齐,语言凝练,符合律诗的基本特点。而诗中的“南浦”“竹枝”等元素,既带有古典诗词的意象色彩,又结合了现实场景,让诗歌既有文化底蕴,又不脱离生活,这也是白居易诗歌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