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诗歌整体感知:一首“藏着回忆”的赠友诗
同学们先试着通读这首诗,会发现它很简短,只有四句,但画面感很强。前两句写“现在”:春天里,诗人和朋友李二十在靖安北街骑马并排走,路边榆荚落、柳枝展,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慢慢走;后两句写“过去”:诗人看着眼前的场景,突然想起往年和李二十在安福寺相聚后一起返回的时光。所以这首诗的核心,就是“当下场景触发过往回忆,借回忆表达友情”,是白居易写给朋友的一首抒情小诗。
二、逐句拆解:读懂每一句的“画面”与“情感”
1. 第一句“榆荚抛钱柳展眉”:咱们先想“榆荚”是什么?是榆树的果子,小圆圆、黄灿灿的,春天会掉下来。诗人说它“抛钱”,是不是特别形象?像有人把铜钱撒下来一样,很有动态感。“柳展眉”呢?春天的柳枝是嫩绿的,枝条舒展,就像人开心时展开眉头一样,这是把柳枝当人来写,特别生动。这一句不只是写春天好看,还暗示了诗人心情好——春天这么美,和朋友一起走,心里肯定是轻松、愉悦的。
2. 第二句“两人并马语行迟”:“并马”就是骑马并排走,说明诗人和李二十关系好,离得近才能聊天;“语”就是说话,“行迟”就是走得慢。为什么走得慢?不是马累了,是两人聊得太投机,不想走快,想多聊一会儿。这一句没有说“我们友情好”,但从“并马”“行迟”这些细节里,就能看出两人的亲近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,这就是“细节见真情”。
3. 第三、四句“还似往年安福寺,共君私试却回时”:“还似”是关键,说明诗人从眼前的场景想到了过去。“安福寺”是以前和李二十相聚的地方,“私试却回”就是两人在寺里私下聊完天,一起往回走的时候。这两句把“现在”和“过去”连起来,说明诗人和李二十的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,往年的美好回忆一直记在心里,现在再和朋友同行,就像回到了过去一样,这种“回忆杀”让友情显得更深厚、更珍贵。
三、结合背景与风格:理解白居易的“接地气”
我们之前学过,白居易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,他的诗有个特点:通俗易懂,写的都是生活里的事,不像有些诗满是生僻典故,看不懂。这首诗就是典型例子:写的是和朋友骑马聊天、回忆往事,用的是“榆荚”“柳枝”“并马”这些大家都能理解的词语,没有一点“架子”。
再结合创作背景,这首诗可能写在白居易在长安当官、生活比较平稳的时候。那时候他有时间和朋友交往,看到春天的景色,和朋友一起散步,就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这首诗。所以白居易的诗为什么受欢迎?因为他写的是“真实的生活”“真实的情感”,就像我们现在写日记、发朋友圈记录和朋友的相处一样,容易让人有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