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烈祖》作为一首祭祀乐歌,在内容、结构与艺术手法上均体现出鲜明的“颂诗”特色,兼具庄重感与感染力。
首先,在内容与情感表达上,诗歌以“崇敬”与“祈愿”为核心主线。开篇以“嗟嗟烈祖”起兴,直接抒发对商汤的赞叹与敬仰,随后通过“申锡无疆”“赉我思成”“绥我眉寿”“自天降康”等语句,层层递进地表达对先祖赐福的期盼,既有对个人长寿的祈求,也有对国家丰年、国运长久的祝愿,将个人诉求与家族、国家命运紧密结合,凸显出祭祀的神圣性与现实意义。
其次,在结构上,诗歌脉络清晰,层次分明。前四句(“嗟嗟烈祖”至“及尔斯所”)赞美先祖福禄深厚,奠定崇敬基调;中间四句(“既载清酤”至“时靡有争”)描绘祭祀场景,从祭品(清酤、和羹)到祭祀氛围(无言、无争),细节生动,展现仪式的庄重有序;后续六句(“绥我眉寿”至“降福无疆”)转向祈愿,既提及祭祀的仪仗(约軝错衡、八鸾鶬鶬),又具体诉说所求福泽(长寿、安康、丰年);最后两句(“顾予烝尝,汤孙之将”)以祭祀者的身份自白作结,点明祭祀主体是“汤孙”,强化了与先祖的血缘联系,使诗歌结构完整闭环。
再者,在艺术手法上,诗歌善用细节描写与声韵营造。如“清酤”“和羹”的祭品描写,让祭祀场景可感可知;“八鸾鶬鶬”以拟声词“鶬鶬”(锵锵)描绘铃声,既体现车辆的华美,又以声音烘托仪式的庄严氛围,使静态的祭祀场景增添了动态的听觉元素。同时,诗歌语言质朴庄重,无过多华丽辞藻,却因情感真挚、节奏舒缓,契合祭祀场合的肃穆氛围,展现出“颂诗”特有的典雅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