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结构层次清晰,情感层层递进:首联以“明朝欲见”起笔,通过“洗拭金杯拂玉徽”的动作细节,展现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与重视,为全诗奠定温馨的基调;颔联对仗工整,“君乞”与“我抛”相对,分别点明友人与自己辞官的事实,交代相聚的前提,暗含对官场的疏离;颈联运用“倚疮老马”“避箭高鸿”两个生动比喻,既形象描绘出两人辞官前在官场的疲惫与艰险处境,也流露出脱离官场后的释然;尾联以“岂料”转折,抒发垂老之际在洛阳重逢相依的意外与欣慰,情感真挚深沉,收束全诗。
2. 比喻精妙,形象生动:颈联的两个比喻是全诗的亮点。“倚疮老马收蹄立”,以生疮的老马收敛蹄子站立,贴切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因身体或精神疲惫而不再愿涉足官场的状态;“避箭高鸿尽翅飞”,用躲避箭矢的鸿雁奋力高飞,形象刻画了两人为避开官场风险而急于辞官归隐的心态。两个比喻既符合两人的经历,又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慨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
3. 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:白居易的诗歌素有“通俗易懂”的特点,此诗亦不例外。“洗拭”“抛”“收蹄立”“尽翅飞”等词语平实自然,无过多雕琢,却精准传达出诗人的情感。从期待相聚的欣喜,到对辞官经历的回顾,再到垂老相依的欣慰,情感真实可感,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,让人体会到晚年故人相聚的珍贵与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