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诗创作于唐代中后期,作者白居易与裴度均为当时重要人物,二人交情深厚。裴度历经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动荡,曾在平定淮西叛乱等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,晚年因厌倦朝堂纷争,退居洛阳修建南庄,过上相对闲适的生活。
白居易此时也已步入人生后期,对官场生活有所疏离,更倾向于山水田园与友人交往。他前往裴度的南庄拜访,见南庄景致优美且兼具隐逸意趣,又感念裴度的贤德与功绩,遂作此诗赠之,既赞南庄之胜,亦颂裴度之人。
此诗创作于唐代中后期,作者白居易与裴度均为当时重要人物,二人交情深厚。裴度历经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动荡,曾在平定淮西叛乱等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,晚年因厌倦朝堂纷争,退居洛阳修建南庄,过上相对闲适的生活。
白居易此时也已步入人生后期,对官场生活有所疏离,更倾向于山水田园与友人交往。他前往裴度的南庄拜访,见南庄景致优美且兼具隐逸意趣,又感念裴度的贤德与功绩,遂作此诗赠之,既赞南庄之胜,亦颂裴度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