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诗题为《题石窟》,作者不详,创作于唐朝。诗中所描绘的石窟,从其宏大规模(“梵宇开金地”)、精美雕凿(“影中群象动”)以及地处“云朔外”来看,很可能指当时位于北方边境地带的大型佛教石窟群,如云冈石窟。唐代佛教兴盛,石窟艺术达到高峰,许多石窟由皇家或地方权贵出资开凿,既是信仰的寄托,也带有为王朝“邀福”的政治目的。然而时移世易,到了诗人游览之时,当年兴盛的王朝已成过往(“兴王代久非”),唯余石窟静静矗立,向世人昭示着佛法的永恒与边地文化交融的景象(“更睹化胡归”)。诗人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佛教文化力量的赞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