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钗沦剑壑,兹地似花台。
油壁何人值,钱塘度曲哀。
翠馀长染柳,香重欲薰梅。
但道行云去,应随魂梦来。
金钗沦剑壑,兹地似花台。
油壁何人值,钱塘度曲哀。
翠馀长染柳,香重欲薰梅。
但道行云去,应随魂梦来。
金钗沉沦在剑池的沟壑之中,这片地方却像花台一样美好。
装饰华美的油壁车旁有谁在守候,钱塘江上传来哀怨的歌曲。
残留的翠色长久地沾染着柳树,浓郁的香气几乎要熏染了梅花。
只说那行云已然离去,想必会随着魂梦一同归来。
1. 真娘:唐代苏州名妓,以才貌著称,死后葬于虎丘山,其墓成为历代文人题咏的对象。
2. 虎丘山:位于苏州,有“吴中第一名胜”之称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山上有剑池、虎丘塔等著名景点。
3. 油壁车:古代妇女所乘的一种车子,车壁用油漆涂饰,十分华美,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女子的出行。
4. 沈亚之:唐代文学家,字下贤,其作品风格独特,多写爱情故事和历史题材,有《沈下贤集》传世。
5. 凭吊诗: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,多为诗人凭吊古迹、缅怀古人而作,表达对历史的感慨或对古人的追思。
《虎丘山真娘墓》是沈亚之凭吊真娘的诗作。开篇以“金钗沦剑壑”点明真娘已逝去,遗物都已沉沦,而“兹地似花台”则转折,写出真娘墓所在之地如鲜花盛开的高台般美好,形成对比,暗含对真娘的惋惜与赞美。
接着“油壁何人值,钱塘度曲哀”,油壁车本是女子所乘,如今却无人守候,钱塘江传来的哀怨歌声,更添凄凉,引发人们对真娘生前风采的想象和对其逝去的哀叹。
颈联描绘墓旁景色,“翠馀长染柳,香重欲薰梅”,柳树的翠绿长久不褪,浓郁的香气仿佛要熏染梅花,这些美好的景物都像是真娘的气息留存,寄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。
最后“但道行云去,应随魂梦来”,诗人以浪漫的笔触,希望离去的真娘魂魄能随着梦而来,将缅怀之情推向高潮,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真娘深深的追思。整首诗情景结合,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值得细细品味。
这首诗通过对真娘墓周围景物的描绘,寄托了诗人对真娘的怀念之情。首联“金钗沦剑壑,兹地似花台”,将真娘的遗物与墓所在地对比,既点明真娘已逝去,又赞美了墓所处环境的美好。颔联“油壁何人值,钱塘度曲哀”,以问句和哀怨的歌声,营造出凄凉的氛围,引发读者对真娘过往的遐想。颈联“翠馀长染柳,香重欲薰梅”,描绘了墓旁柳树的翠绿和浓郁的香气,以景衬情,进一步烘托出对真娘的思念。尾联“但道行云去,应随魂梦来”,以浪漫的想象收束,希望真娘的魂魄能随梦而来,情感真挚动人。全诗语言优美,意境凄婉,情景交融,是凭吊诗中的佳作。
沈亚之是唐代文学家,其创作多涉及历史、爱情等题材。真娘作为唐代苏州名妓,才貌双全,死后人们为其筑墓于虎丘山,成为文人墨客凭吊怀古之地。沈亚之途经虎丘山真娘墓,触景生情,感慨真娘的命运,遂作此诗以表达对真娘的缅怀与追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