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情度日非无事,自是高情不觉喧。
海气暗蒸莲叶沼,山光晴逗苇花村。
吟时胜概题诗板,静处繁华付酒尊。
闲伴白云收桂子,每寻流水劚桐孙。
犹凭律吕传心曲,岂虑星霜到鬓根。
多少清风归此地,十年虚打五侯门。
高雅的情怀度日并非无事可做,自然因高情而不觉喧闹。 海上的雾气暗暗蒸腾在莲叶覆盖的池塘,山间的晴光逗留在芦苇花开的村庄。 吟诗时将壮丽景色题写在诗板上,静处时把繁华世事托付给酒杯。 闲来伴着白云采集桂花,常循着流水挖掘桐树的嫩根。 依然凭借音律传递内心的情感,何须担忧岁月染白双鬓。 多少清风归于这片土地,十年虚度在权贵之门。
本诗需重点关注三个层次: 1. 意象选择:全篇通过"莲叶沼""苇花村""白云""流水"等意象群,构建出超脱尘世的意境空间 2. 情感转折:前六句极写隐逸之乐,末两句突然揭示"十年虚度"的感慨,形成强烈反差 3. 双关运用:"律吕"既指音乐又喻诗作,"桐孙"既实指植物又暗含制琴(喻高雅情趣)之意 教学时可结合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,比较不同时代隐逸诗的异同。
全诗以"高情"为诗眼,通过莲叶沼、苇花村等意象构建出清幽的隐逸图景。中间两联以"吟时""静处""闲伴""每寻"的排比句式,展现诗人与自然交融的生活状态。尾联"十年虚打五侯门"陡然转折,以自嘲口吻点明对宦途的厌倦。艺术上善用动静结合(海气暗蒸/山光晴逗)、虚实相生(清风归此地/虚打五侯门)的手法,语言清丽而意蕴深远。
此诗为唐代诗人翁洮和友人方干题咏李频山庄之作。晚唐社会动荡,文人多寄情山水以避世。诗中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闲适,反衬对功名利禄的淡漠,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精神超脱的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