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地自成丛,那因种植功。
有花皆吐雪,无韵不含风。
倒影翘沙鸟,幽根立水虫。
萧萧寒雨夜,江汉思无穷。
芦苇在适宜的湿地自然丛生,何须人为种植之功。 每一朵花都如雪般洁白,每一缕风中都藏着自然的韵律。 倒影中可见沙洲上的鸟儿翘首,幽深的根茎旁有小虫停驻。 寒雨潇潇的夜晚,望着浩渺的江汉之水,思绪无尽。
本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: 1. 自然描写:精确捕捉芦苇的形态特征(丛生、花絮、倒影)和生态环境(沙鸟、水虫)。 2. 艺术手法:运用拟人("吐雪""含风")、动静结合(鸟虫与倒影)增强画面感。 3. 情感升华:由物及人,末句通过寒雨夜景将自然观察转为人生感悟,体现"物我合一"的传统审美。
全诗以芦苇为意象,前四句突出其自然生长、不假雕饰的特质,"吐雪""含风"赋予静态植物动态美感;后四句转为环境描写,"倒影""幽根"营造幽深意境,末句"思无穷"将景物与情感交融,含蓄传达诗人对天地苍茫的哲思。语言简练,意象清新,体现了唐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。
此诗为唐代诗人翁洮所作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诗人通过描绘芦苇丛的自然生态,表达对朴素生命力的赞叹,并借寒雨江汉之景,抒发羁旅漂泊或人生际遇的无限感慨,符合晚唐诗歌中常见的隐逸与感伤交织的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