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双十指玉纤纤,不是风流物不拈。
鸾镜巧梳匀翠黛,画楼闲望擘珠帘。
金杯有喜轻轻点,银鸭无香旋旋添。
因把剪刀嫌道冷,泥人呵了弄人髯。
一双纤纤玉手十指修长,若非风雅之物绝不轻触。 对着鸾镜精心梳理黛眉,在画楼上闲适地拨开珠帘眺望。 金杯斟酒时指尖轻点示意欢愉,银鸭香炉无香便缓缓添入。 因嫌剪刀冰冷而搁置,却调皮地呵气逗弄他人胡须。
本诗艺术特色有三: 其一,以小见大:通过对手的微观描写,展现唐代贵族女性的整体生活状态; 其二,虚实相生:"无香旋旋添"等句在实写中暗藏想象空间; 其三,情感转折:尾联从优雅场景突然转入生活化描写,增强画面张力。 注意"不是风流物不拈"的双关意味,既说手的高贵,又暗指主人的品性。
全诗以"手"为焦点展开七个典型场景: 1. 首联总写手的纤巧与高雅,奠定全诗基调; 2. 颔联通过梳妆、望帘展现闺阁日常; 3. 颈联以"点金杯""添银鸭"暗示宴饮之乐; 4. 尾联突发童趣,剪刀的冷与呵气的暖形成巧妙对比。 诗人运用"轻轻""旋旋"等叠词,配合"拈""擘""点""弄"等精准动词,将静态的手部描写转化为动态的生活画卷。
此诗作于晚唐时期,秦韬玉以工笔描绘见长。诗中通过对手部动作的细腻刻画,折射出唐代贵族女子的闲适生活与娇憨情态,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对精致生活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