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重山绕福州,南横一道见溪流。
天边飞鸟东西没,尘里行人早晚休。
晓日青山当大海,连云古堑对高楼。
那堪望断他乡目,只此萧条自白头。
万里重山环绕着福州城,向南横亘一道可见溪水流淌。 天边的飞鸟时隐时现,尘世中的行人早晚奔波不休。 清晨的太阳映照着青山仿佛面对大海,连绵的云朵与古老的壕沟相对高楼。 怎能忍受望断他乡的视线,只余下这萧瑟景象令我白发丛生。
本诗讲解可把握三个层次: 1. 结构解析:前六句写景,后两句抒情,符合起承转合传统 2. 意象解读:"飞鸟""行人"象征无常,"青山""古堑"暗示永恒 3. 情感脉络:从客观描写到主观感受,展现诗人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教学时可重点比较"绕""横""没""休"等动词的炼字艺术,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如何通过精准用字营造苍劲意境。
全诗以空间展开为线索:首联宏观勾勒福州地理形势,颔联通过飞鸟、行人暗喻人生漂泊,颈联将自然永恒(青山大海)与人文遗迹(古堑高楼)并置对比,尾联直抒胸臆。诗中"当""对"二字精妙,赋予静态景物动态关联,而"望断""白头"则强化了时空阻隔的悲凉感,体现晚唐诗人特有的苍茫意境。
此诗作于晚唐时期,周朴游历至福州南涧寺时。当时唐朝国势衰微,战乱频仍,诗人漂泊异乡,面对山水胜景却触发了对世事无常、人生艰难的感慨,遂以沉郁笔调写下这首羁旅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