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学烧丹二十年,辛勤方得遇真仙。
便随羽客归三岛,旋听霓裳适九天。
得路自能酬造化,立身何必恋林泉。
予家药鼎分明在,好把仙方次第传。
我钻研炼丹之术已整整二十年,
历经辛苦才遇见真正的仙人。
随即跟随道人前往三座仙岛,
又聆听《霓裳》仙乐升上九重天。
得道后自能报答天地造化之恩,
立身世间何必贪恋山水田园。
我家中炼药的丹鼎清晰可见,
要将仙方依次传给后辈儿孙。
首联"力学烧丹二十年"开宗明义,以时间长度强调修行不易。颔联通过"三岛""九天"的空间跳跃,展现得道后的自由境界。颈联"酬造化"与"恋林泉"的辩证,体现诗人对道家"无为而有为"思想的深刻理解。尾联"药鼎"既是实指丹炉,更象征家族道统的物质载体,"次第传"的叮嘱将个人修行升华为家族使命,使全诗具有超越个体生命的精神维度。
全诗采用七言律诗格律,颔联"便随羽客归三岛,旋听霓裳适九天"运用典故对仗,展现修道者的超然境界。尾联"药鼎分明"的具象描写与"仙方次第传"的期许,形成家族传承的闭环。诗中"得路酬造化"的辩证思想,突破了传统隐逸诗的消极避世观念,体现出积极入世的道家智慧。
翁承赞作为唐末五代官员,晚年目睹朝政腐败,遂隐居修道。本诗创作于其修道有成之际,以诫勉子孙的方式总结人生感悟。唐代崇道风气盛行,士大夫兼修内外丹术者众多,诗中"烧丹""羽客"等意象折射出当时社会风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