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李洞寄给僧人朋友栖白的作品。首联“返照塔轮边,残霖滴几悬”从视觉与听觉入手,描绘雨后黄昏塔寺的静谧景象,为全诗定下清冷基调。颔联“夜寒吟病甚,秋健讲声圆”由景及人,通过自身病中吟诗的困顿与友人秋健讲经的圆融对比,隐含对健康与禅悦的向往。颈联“粟穗干灯焰,苔根浊水泉”转而描写山居生活的微观景象,以粟穗、苔根等寻常事物表现环境的幽寂与生活的清苦。尾联“西峰埋藓石,秋月即师禅”是诗眼,将西峰藓石的自然永恒与秋月下禅师的精神境界相联系,明月既是实景,也象征清净禅心,点明“即师禅”的主题,升华了诗歌的禅意内涵。整首诗结构严谨,由外向内,由景入禅,层层递进,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抒情技巧与深厚的禅学修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