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李洞为悼念和尊崇前辈诗人贾岛而作。首联“一第人皆得,先生岂不销”以议论开篇,用“皆得”与“岂不”构成对比和反问,直接为贾岛的命运发出不平之鸣,奠定了全诗叹惋的基调。颔联“位卑终蜀士,诗绝占唐朝”是全诗的诗眼,上句写其坎坷遭遇,下句颂其辉煌成就,一抑一扬,对比强烈,精准地概括了贾岛作为“诗奴”的一生,充分肯定了其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。颈联由议论转入写景抒情,“旅葬新坟小”写所见之景,坟墓的“小”反衬出诗人在作者心中形象的“大”;“魂归故国遥”则是由实入虚,想象贾岛魂魄思归故乡而路途遥远,充满了悲悯与哀伤。尾联“我来因奠洒,立石用为标”则叙述诗人自己的行为,他特地前来祭奠,并立石为标,这一行动直接表达了李洞对贾岛犹如信徒对偶像般的崇敬之情,简单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沉的追思。整首诗结构严谨,情感真挚,从议论到写景,再到行动叙述,层层推进,表达了对一位命运多舛却成就卓越的诗人的深切怀念和崇高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