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幢影里拜清风,十里貔貅一片雄。
三印锁开霜满地,四门关定月当空。
泉浮山叶人家过,诏惹垆香鸟道通。
新起画楼携客上,弦歌筵内海榴红。
在油布军帐的影子里,我拜谒这清朗的风, 十里之内,勇猛的将士们雄壮如一片貔貅。 三枚官印开启,寒霜铺满大地, 四门紧闭,明月高悬天空。 山泉浮着落叶,人家从旁经过, 诏书的香气引来鸟儿,小路因此畅通。 新建的画楼带着客人登临, 弦歌宴席间,海榴花正红。
这首诗通过多角度的描写,展现了高仆射的权势和治下的繁荣。首联以军帐和将士的雄壮开篇,奠定全诗豪迈的基调;颔联通过官印和城门,进一步强调高仆射的权威;颈联笔锋一转,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,暗示政令畅通、百姓安居;尾联以宴乐场景作结,既表现了高仆射的文雅,又烘托了太平盛世的氛围。全诗语言凝练,意象生动,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边塞诗。
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高仆射的威严和治下的繁荣。首联以“油幢”“貔貅”展现军威;颔联以“三印”“四门”凸显权力;颈联转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,暗示政通人和;尾联以画楼宴乐作结,烘托出太平盛世的景象。全诗意象丰富,层次分明,既有壮阔的军容描写,又有细腻的生活画面,展现了唐代边地将领的豪迈与文治武功。
此诗为唐代诗人李洞所作,描绘了东川高仆射的威严与治下的繁荣景象。高仆射是唐代高级官员,掌管军事和行政大权。诗中通过军帐、将士、官印等意象,展现了高仆射的权势和治军有方,同时通过山泉、画楼、弦歌等画面,反映了其治下的和平与富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