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蜡香烟扑画楹,梅花落尽庾楼清。
光辉圆魄衔山冷,彩镂方牙着腕轻。
宝帖牵来狮子镇,金盆引出凤凰倾。
微黄喜兆庄周梦,六赤重新掷印成。
红烛香烟缭绕画柱,庾楼梅花落尽更显清幽。 圆月衔着山影泛着冷光,彩绘的方牙骰子轻轻落在腕间。 宝帖引来狮子镇守,金盆倾倒似凤凰俯首。 微黄的征兆应验庄周之梦,六颗赤骰重掷定下官印成就。
此诗核心在“梦兆”与“现实”的呼应:首联以环境铺垫(烛香、梅落),颔联“圆魄”“方牙”形成天地方圆的宇宙隐喻;颈联“狮子”“凤凰”象征权力,尾联用庄周梦蝶的虚无对比骰子定印的实在,揭示命运的无常与人为的博弈。李洞通过博戏细节,将唐代士人的仕途焦虑与天命观巧妙结合。
全诗以“梦兆—应验”为线索,前四句通过“红蜡”“冷月”等意象营造神秘氛围,后四句以“狮子镇”“凤凰倾”喻示权贵加持,末句点明骰子定运的主题。李洞善用典故与色彩对比(如“赤骰”与“微黄”),将博戏升华为天人感应的象征,展现晚唐诗歌的绮丽与哲理性。
此诗作于晚唐,时李洞游历龙州(今四川平武),目睹韦郎中在博戏中掷出“六赤”(骰子全红),联想到其此前梦境,遂以诗相贺。诗中融合仕途吉兆与道家哲思,反映唐代士大夫阶层对命运征兆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