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史处士

伍乔 〔唐朝〕

长羡闲居一水湄,吟情高古有谁知。

石楼待月横琴久, 渔浦经风下钓迟。

僻坞落花多掩径,旧山残烧几侵篱。

松门别后无消息,早晚重应蹑屐随。

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

常常羡慕你在水边悠闲地居住,你那高雅古朴的诗情又有谁能理解呢?

在石楼上等待月亮升起,久久地横放着琴弦;在渔浦经历风吹,放下鱼竿的动作也显得迟缓。

偏僻的山坞中,落花纷纷,大多掩盖了小路;故乡的山上,残留的野火几次蔓延到篱笆边。

自从在松门分别后就没有了你的消息,不知早晚何时才能再次穿着木屐追随你的脚步。

1. 处士:古代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,后来也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。

2. 颔联、颈联:在律诗中,第二联(三、四句)称为颔联,第三联(五、六句)称为颈联,且颔联和颈联通常要求对仗。这首诗是五言律诗,其颔联“石楼待月横琴久,渔浦经风下钓迟”和颈联“僻坞落花多掩径,旧山残烧几侵篱”在词性、结构等方面都有对仗的特点。

3. 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:许多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或厌恶官场纷争时,会选择归隐山林,追求自然闲适的生活,这首诗就体现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,是古代文人隐逸情怀的一种反映。

4. 木屐:是古人穿的一种木底鞋,在诗词中常出现,多与隐逸、闲适的生活场景相关,此诗中“蹑屐”体现了对友人生活方式的向往。

  • 史处士:一位姓史的处士。处士,指古时候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。
  • :水边,河岸。
  • 吟情高古:指作诗的情趣高雅古朴。
  • 横琴:把琴横放着,有准备弹琴或弹琴之意。
  • 渔浦:水边捕鱼的地方。
  • 下钓迟:放下鱼竿的动作缓慢,体现出悠闲的状态。
  • 僻坞:偏僻的山坳。
  • 掩径:掩盖了小路。
  • 旧山:故乡的山,也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。
  • 残烧:残留的野火。
  • 松门:可能指以松树为标志的门口,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。
  • 蹑屐:穿着木屐。蹑,踩、踏;屐,木底鞋,多为古人所穿。

《寄史处士》是唐朝诗人伍乔写给友人史处士的一首五言律诗。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诗的情感,它主要围绕着对友人的羡慕和思念展开。

首联开篇就点出“长羡”,直接表达了对史处士在水边闲居生活的羡慕,同时“吟情高古有谁知”既赞美了友人高雅的诗情,又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。这让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欣赏。

接着看颔联和颈联,这两联是对友人生活场景和居住环境的具体描绘。颔联的“石楼待月横琴久,渔浦经风下钓迟”,通过“待月”“横琴”“下钓”等动作,把史处士悠闲自在的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,“久”和“迟”这两个字用得很妙,让我们仿佛能看到友人从容享受生活的样子。颈联“僻坞落花多掩径,旧山残烧几侵篱”则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,落花掩径、残烧侵篱,既有自然之美,又带点时光的痕迹。

最后尾联“松门别后无消息,早晚重应蹑屐随”,情感直抒胸臆,写出了分别后没有友人消息的牵挂,以及希望能再次相聚、追随友人脚步的期盼,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,让我们体会到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朋友间的真挚情感,是一首很有韵味的诗作。

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通过对友人闲居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。

首联“长羡闲居一水湄,吟情高古有谁知”,开篇点出对友人闲居生活的羡慕,以及对友人高雅诗情少有人懂的感慨,奠定了全诗对友人赞赏和思念的基调。

颔联“石楼待月横琴久,渔浦经风下钓迟”,通过“待月横琴”“经风下钓”等细节描写,生动地展现了史处士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,“久”和“迟”二字,更凸显出其从容不迫的心境,画面感极强。

颈联“僻坞落花多掩径,旧山残烧几侵篱”,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略带萧瑟之感。偏僻山坞中落花掩径,旧山残烧侵篱,既写出了环境的静谧,又可能暗含着时光的流逝和些许沧桑,为下文的思念之情做了铺垫。

尾联“松门别后无消息,早晚重应蹑屐随”,直接抒发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,以及渴望再次相聚、追随友人脚步的期盼,情感真挚,余味悠长。

伍乔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,其诗作多反映隐逸生活和对友人的情感。从诗题《寄史处士》可知,这首诗是寄给一位姓史的处士的。处士是隐居不仕之人,由此推测,诗人与这位史处士可能是志同道合的好友,都对隐逸生活有所向往或体验。当时社会可能动荡不安,许多文人雅士选择归隐山林,追求内心的宁静。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友人闲居生活的羡慕,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,可能是在与友人分别一段时间后,因思念而作此诗,寄托自己的牵挂与期盼重逢之意。

作者信息
伍乔

伍乔,生卒年月不详,南唐庐江人(今安徽省中部偏南、巢湖西南岸),自幼入庐山国学,工诗文。南唐保大元年(943)以《八卦赋》中进士第一,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。后官歙州通判、考功员外郎。年70卒。

古诗数量:38名句数量:1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