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老云中勤学者,遇时能不困风尘。
束书西上谒明主, 捧檄南归慰老亲。
别馆友朋留醉久,去程烟月入吟新。
莫因官小慵之任,自古鸾栖有异人。
五老云中勤学者,遇时能不困风尘。
束书西上谒明主, 捧檄南归慰老亲。
别馆友朋留醉久,去程烟月入吟新。
莫因官小慵之任,自古鸾栖有异人。
五位老人在云中勤奋求学,遇到好时机怎能不摆脱风尘困顿。
携带着书籍向西去拜见贤明的君主,捧着征召的文书南归安慰年迈的父母。
在客舍中与朋友相聚畅饮沉醉许久,踏上旅途,烟月景色都融入新的吟咏之中。
不要因为官职微小就懒于赴任,自古以来鸾鸟栖息的地方总会有不凡的人。
1. 伍乔: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诗人,以诗文著称,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。
2. 江少府:“少府”是古代官名,秦汉时为九卿之一,后多为县尉的别称,这里指诗人的友人江姓官员。
3. 延陵:古地名,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,这里指江少府赴任的地点。
4. 律诗特点:这首诗为七言律诗,共八句,每句七个字,颔联和颈联讲究对仗,韵律和谐,体现了唐诗的典型特征。
5. 典故运用:诗中“鸾栖”运用了鸾鸟栖息的典故,以鸾鸟比喻贤才,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肯定。
《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》是伍乔写给友人江少府的一首送别寄赠诗。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脉络,首联从友人的求学经历入手,点出遇时便能摆脱困顿,奠定了积极的基调。颔联讲述了友人求仕与归乡慰亲的经历,让我们了解到友人的人生历程。颈联则将笔触转向离别场景与旅途风光,充满了生活气息与画面感,让人感受到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旅途的美好。
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尾联,诗人以“莫因官小慵之任,自古鸾栖有异人”这句肺腑之言,鼓励友人不要轻视小官,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。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慰,也给我们后人以启示:无论身处何种位置,都应尽职尽责,积极进取,因为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。
在艺术手法上,诗歌运用了叙述、描写、抒情相结合的方式,语言通俗易懂却意蕴深远,对仗工整,韵律和谐,是一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。通过学习这首诗,我们既能感受到古人之间的真挚友情,也能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这首诗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,通过对友人经历和前路的描绘,展现出真挚的情谊与殷切的期望。
首联“五老云中勤学者,遇时能不困风尘”,既可能是对友人过往勤奋求学的肯定,也暗示了遇有时机便能摆脱困境,为下文友人的仕途发展做铺垫。
颔联“束书西上谒明主,捧檄南归慰老亲”,简洁地概括了友人的经历,从求见到获得官职后归乡安慰亲人,展现了友人的人生轨迹,也流露出对其的认可。
颈联“别馆友朋留醉久,去程烟月入吟新”,描绘了友人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以及旅途上的美好景致,情景交融,既有离别之情,又有对前路的美好展望。
尾联“莫因官小慵之任,自古鸾栖有异人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官职低微而懈怠,鼓励其在任上有所作为,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许,富有哲理与激励意义。
伍乔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诗人,这首诗是他在友人江少府被授予延陵官职后所作并寄赠。当时,友人即将赴任,诗人写下此诗,既有对友人过往经历的回顾,也有对其未来仕途的劝慰与期许。从诗中内容来看,江少府可能经历过求学、求仕的过程,如今获得官职,即将前往任职,诗人借此诗表达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