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诗词
作者
名句
成语
古籍
首页
古诗词
作者大全
名言名句
成语大全
古典文学
古诗词解译
古籍译文
汉语字典
汉语词典
专题
首页
古诗词大全
京口江际弄水
京口江际弄水
徐铉 〔唐朝〕
退公求静独临川,扬子江南二月天。
百尺翠屏甘露阁,数帆晴日海门船。
波澄濑石寒如玉,草接汀蘋绿似烟。
安得乘槎更东去,十洲风外弄潺湲。
写风
江南
写草
古诗译文
退休后寻求宁静,独自来到河边,在扬子江南的二月天气里。高耸的翠绿屏障是甘露阁,晴朗的日子里,海门处有几艘帆船。清澈的波浪冲刷着石头,寒冷如玉石,草地连接着水边的蘋草,绿色如烟。怎能乘着木筏更向东去,在十洲的风外玩弄潺潺流水。
展开
知识点
plaintext 徐铉是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的著名文学家,擅长诗文创作,其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。这首诗属于七言律诗,遵循平仄格律,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。京口即今江苏镇江,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和文化名城,扬子江指长江下游段。诗中的“乘槎”典故源自古代神话,如张骞乘槎探河的传说,常用于表达远游或求仙的意向。十洲是道教概念,指海外仙山,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影响。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,融入了士大夫的隐逸思想,是研究唐代后期诗歌和文化的典型范例。
展开
古诗注解
退公
: 指诗人退休或退隐后寻求宁静的生活。
扬子江
: 长江的别称,位于中国东部,诗中指京口(今镇江)附近的江段。
甘露阁
: 可能指京口地区的阁楼建筑,象征高耸翠绿的自然或人文景观。
海门
: 指长江入海口附近,常用来形容船只往来繁忙的景象。
波澄濑石
: 形容江水清澈,波浪冲刷石头,显得寒冷而光滑如玉。
草接汀蘋
: 描绘水边草地与蘋草相连,绿色朦胧如烟雾。
乘槎
: 借用古代传说中乘木筏东去仙境的意象,表达对远方的向往。
十洲
: 道教传说中的海外仙山,这里象征理想中的逍遥之地。
弄潺湲
: 玩弄潺潺流水,体现诗人对自然乐趣的追求。
展开
讲解
这首诗整体围绕诗人在京口长江边欣赏春景、抒发情感展开。首联交代背景,诗人退隐后寻求宁静,独自临江,扬子江南的二月天点明时间和地点,营造出早春的生机氛围。颔联描绘具体景色:甘露阁如翠屏般高耸,晴日下海门处的帆船点缀江面,动静结合,展现江南水乡的繁华与宁静。颈联进一步细化自然细节,江水清澈、石头寒如玉,草地绿色如烟,运用比喻手法增强画面感,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。尾联转入抒情,诗人幻想乘槎东去十洲仙境,玩弄潺潺流水,表达了对超脱尘世、追求自由的渴望。整首诗语言精炼、意象丰富,既写景又抒情,反映了徐铉作为士大夫的文雅情趣和隐逸理想,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。
展开
古诗赏析
这首诗以江南春景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。首联“退公求静独临川”点明诗人退隐后独自临江的闲适心境,扬子江南的二月天则烘托出早春的温暖与活力。颔联“百尺翠屏甘露阁,数帆晴日海门船”运用对比手法,将静态的阁楼与动态的帆船相结合,突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。颈联“波澄濑石寒如玉,草接汀蘋绿似烟”通过比喻(如“寒如玉”、“绿似烟”)增强意象的生动性,表现江水的清澈和草地的朦胧美。尾联“安得乘槎更东去,十洲风外弄潺湲”借用神话元素,抒发对理想仙境的渴望,整体上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体现了徐铉诗歌的清丽风格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。
展开
创作背景
这首诗由唐朝诗人徐铉创作,徐铉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官员和文学家,曾任礼部尚书等职。诗题“京口江际弄水”表明创作于京口(今江苏镇江)长江边,可能是在诗人退休或闲暇时期。唐朝末年社会动荡,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春景,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,反映了士大夫退隐后寻求心灵慰藉的背景。
展开
作者信息
徐铉(916年—991年)南唐,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字鼎臣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,世称徐骑省。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。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《说文解字》。工于书,好李斯小篆。与弟徐锴有文名,号称“二徐”;又与韩熙载齐名,江东谓之“韩徐”。
古诗数量:
686
名句数量:
1820
作者其他古诗
1
棋赌赋诗输刘起居
1万阅读
2
阁皂山
1万阅读
3
和萧郎中小雪日作
1万阅读
4
柳枝词十首
1万阅读
5
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
1万阅读
6
寒食宿陈公塘上
1万阅读
7
将过江题白沙馆
1万阅读
8
赋得彩燕
1万阅读
9
早春旬假独直寄江舍人
1万阅读
10
将去广陵别史员外南斋
1万阅读
拼音
注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