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圃清虚乍过秋,看山寻水上兹楼。
轻鸥的的飞难没,红叶纷纷晚更稠。
风卷微云分远岫,浪摇晴日照中洲。
跻攀况有承华客,如在南皮奉胜游。
悬圃仙境刚过清秋时节,为寻山水美景登上这座楼阁。 轻盈的鸥鸟点点飞翔难以隐没,晚风中红叶纷飞更显稠密。 风吹散薄云露出远山轮廓,波浪摇荡着晴日照耀江心沙洲。 何况有承华宫的贵客同游,仿佛当年南皮雅集的胜景重现。
本诗艺术特色有三:一是空间转换自然,从"悬圃"仙境到"兹楼"实景,再拓展至"远岫""中洲",最后回归人文空间;二是炼字精妙,"的的"状鸥飞之清晰,"纷纷"写叶落之密,动词"卷""摇"赋予自然景物灵动感;三是用典不着痕迹,尾联将当下游赏比作建安风流的南皮之游,既抬高游伴身份,又彰显自己的文学传承。诗中"乍过秋"与"晚更稠"的时间呼应,暗示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微妙感触。
全诗以"清虚"为眼,前六句铺陈秋日湖阁之景:首联点明时空与游踪,颔联以"轻鸥""红叶"勾勒动态秋色,颈联"风卷微云""浪摇晴日"展现空阔意境。尾联转入人事,用曹丕南皮之游的典故,既赞美同游者的风雅,又暗含政治清明的期许。诗中"乍过秋""晚更稠"等时间意象的叠加,强化了秋景的层次感与转瞬即逝的美。
此诗作于徐铉任南唐太子右谕德期间,时值秋日陪同太子属官王庶子游览金陵后湖涵虚阁。南唐保大年间(943-957)政局相对稳定,文人雅集盛行,诗中"承华客""南皮"之典,既体现对前朝风雅的追慕,也暗含对当下文治的颂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