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君竹马戏毗陵,谁道观风自六卿。
今日声明光旧物,共看旌旆拥书生。
斩蛟桥下谿烟碧,射虎亭边草路清。
应念筵中倍离恨,老来偏重十年兄。
听说你曾在毗陵玩着竹马游戏,谁说观察民风只能由高官显贵来做? 如今你的名声彰显了往日的风采,众人看着旌旗簇拥着你这书生。 斩蛟桥下的溪水泛着青烟般的碧色,射虎亭边的草径清幽宁静。 想必你也感念宴席中加倍的离愁,人到老年更珍视十年兄弟情谊。
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次: 1. 表层送别:通过"旌旆""筵中"等词展现饯行场景 2. 中层赞颂:用斩蛟、射虎典故暗喻冯侍郎文武双全 3. 深层时代隐喻:"观风自六卿"暗含对中央权威的质疑,"老来偏重"折射乱世文人心态 艺术上,徐铉突破晚唐绮丽诗风,以清健笔法写深沉情感,尾联转折尤见功力,堪称五代送别诗典范。
全诗以"竹马"起兴,巧妙运用童年游戏与仕途成就的对比。颔联"旌旆拥书生"既写实景又暗含对文人掌兵权的感慨。颈联选取"斩蛟""射虎"两个刚烈意象,却在"谿烟碧""草路清"的柔美描写中达成刚柔相济的意境。尾联"老来偏重"四字力透纸背,将乱世文人惺惺相惜之情推向高潮。徐铉善用典故而不露痕迹,展现出五代文人特有的含蓄深沉。
此诗作于唐末乱世,徐铉为南唐重臣,冯侍郎或为其同僚挚友。诗中"老来偏重十年兄"暗示二人历经战乱动荡,在晚年饯别时格外珍视这份历经考验的情谊。毗陵、斩蛟桥等江南地名折射出南唐割据时期文人的地域认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