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诗词
作者
名句
成语
古籍
首页
古诗词
作者大全
名言名句
成语大全
古典文学
古诗词解译
古籍译文
汉语字典
汉语词典
专题
首页
古诗词大全
又绝句寄题毗陵驿
又绝句寄题毗陵驿
徐铉 〔唐朝〕
曾持使节驻毗陵,长与州人有旧情。
为向驿桥风月道,舍人髭鬓白千茎。
写风
写人
写桥
古诗译文
我曾手持使节驻守毗陵,长久以来与当地百姓结下深厚情谊。
想托驿桥边的清风明月捎句话:那位当年的舍人,如今鬓发已斑白如千茎霜雪。
展开
知识点
1. 徐铉(916-991)为五代至宋初文学家,工诗文、精文字学,曾参与校订《说文解字》 2. 毗陵为常州古称,春秋时属吴国,南北朝时已成为文化重镇 3. 唐代驿道系统发达,驿站兼具邮政、住宿功能,常成为诗文中的重要空间意象 4. “舍人”在中书省负责诏令起草,唐宋时期多为文人清要之职 5. 诗中“风月”意象双关自然景物与时光流转,为古典诗歌常见手法
展开
古诗注解
使节
:古代奉命出行的凭证,此处指作者曾担任朝廷使臣。
毗陵
:古地名,即今江苏省常州市,唐代设毗陵郡。
驿桥
:驿站旁的桥梁,为古人送别、寄怀的常见意象。
舍人
:官职名,唐代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令,此处为诗人自称。
髭鬓白千茎
:以夸张手法形容鬓须尽白,暗喻岁月流逝与仕途沧桑。
展开
讲解
本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人生感慨。前两句以叙事铺垫,强调地理空间(毗陵)与情感纽带(旧情);后两句转为抒情,借“驿桥风月”这一永恒意象过渡到对自身形象(舍人髭鬓)的时空跨越式描写。全诗结构紧凑,由外及内完成从空间记忆到时间哲思的升华,体现了晚唐诗风向宋诗理趣的过渡特征。
展开
古诗赏析
诗以平淡语言蕴含深沉时空感。首句“曾持使节”点出昔日身份,次句“长与旧情”暗含物是人非。后两句转写驿桥风月,拟人化手法将自然景物作为时光见证,末句“髭鬓白千茎”以具象白发强化沧桑感,形成青春壮志与垂暮之年的强烈对照,体现唐代官宦诗人特有的生命意识。
展开
创作背景
本诗作于徐铉晚年。诗人曾于南唐时期任中书舍人,并奉命出使或任职毗陵,与当地结下情谊。后南唐灭亡,徐铉入宋为官,追忆往事时借寄题毗陵驿抒发人生易老、宦海浮沉的感慨。
展开
作者信息
徐铉(916年—991年)南唐,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字鼎臣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,世称徐骑省。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。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《说文解字》。工于书,好李斯小篆。与弟徐锴有文名,号称“二徐”;又与韩熙载齐名,江东谓之“韩徐”。
古诗数量:
686
名句数量:
1820
作者其他古诗
1
棋赌赋诗输刘起居
1万阅读
2
阁皂山
1万阅读
3
和萧郎中小雪日作
1万阅读
4
柳枝词十首
1万阅读
5
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
1万阅读
6
京口江际弄水
1万阅读
7
将过江题白沙馆
1万阅读
8
寒食宿陈公塘上
1万阅读
9
早春旬假独直寄江舍人
1万阅读
10
将去广陵别史员外南斋
1万阅读
拼音
注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