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衣乘驿急如星,山水何妨寄野情。
肯向九仙台下歇,闲听孟叟醉吟声。
身着绣衣的使者乘驿马疾驰如流星,纵使山水迢迢也不妨寄托一份闲适野趣。 若肯在九仙台下稍作停歇,便可悠然聆听孟老翁醉后的吟诗之声。
首句"急如星"三字运用比喻兼夸张, 既写驿马飞驰之状,又暗喻朝廷使命紧急。 "山水何妨"句以反问转折, 体现诗人试图在公务中寻找诗意栖居的智慧。 后两句虚构"九仙台"相遇场景, 通过"醉吟声"的听觉描写, 将现实送别升华为精神共鸣, 完成从"送行"到"寄情"的诗意转化。
前两句以"急如星"的紧迫与"寄野情"的闲适形成张力, 后两句通过"九仙台""醉吟声"的意象叠加, 在公务与隐逸间构建诗意平衡。 全诗语言简练,虚实相生, 展现唐代送别诗特有的含蓄隽永。
此诗作于唐代,徐铉为友人李侍御出使庐陵(今江西吉安)而作。 诗中既含对友人公务繁忙的关切,又借"孟叟醉吟"暗喻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 反映了唐代士人既仕且隐的矛盾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