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诗词
作者
名句
成语
古籍
首页
古诗词
作者大全
名言名句
成语大全
古典文学
古诗词解译
古籍译文
汉语字典
汉语词典
专题
首页
古诗词大全
送陈秘监归泉州
送陈秘监归泉州
徐铉 〔唐朝〕
风满潮沟木叶飞,水边行客驻骖騑.三朝恩泽冯唐老,万里乡关贺监归。
世路穷通前事远,半生谈笑此心违。
离歌不识高堂庆,特地令人泪满衣。
写风
写水
写人
古诗译文
秋风吹满潮沟,落叶纷飞;水边的行客停下马车驻足。历经三朝皇恩,却如冯唐般年老;跨越万里归乡,仿若贺监荣归。世路的困顿与显达已成往事,半生谈笑间此心常违。离别的歌声不识高堂庆贺之意,特地令人泪湿衣襟。
展开
知识点
1. 徐铉:五代至北宋初文学家,曾仕南唐后归宋,以文辞著称,与弟徐锴并称“二徐”。 2. 冯唐典故:出自《史记》,冯唐年迈仍未被重用,后世诗词常借以喻指怀才不遇或年老宦沉。 3. 贺监归乡:贺知章86岁告老还乡,玄宗赐诗送行,成为荣归故里的典型意象。 4. 潮沟历史:六朝时金陵人工河道,为军事运输与排水要道,唐代仍为地理标志。 5. 秘监官职:秘书监为古代掌管国家典籍的官职,唐代属秘书省,从三品。
展开
古诗注解
潮沟
:指金陵(今南京)附近的河道,古时连通长江与秦淮河。
骖騑(cān fēi)
:古代驾车时位于两侧的马,代指马车。
冯唐
:西汉官吏,以年老不得重用著称,此处喻指陈秘监虽受恩泽却年事已高。
贺监
:指唐代诗人贺知章,曾官至秘书监,晚年归乡,此处以贺监归乡比拟陈秘监归泉州。
高堂庆
:指父母在堂的喜庆,此处暗含归乡团聚之意。
展开
讲解
本诗围绕“送归”主题,首联通过秋风、落叶、水边驻马等意象营造离别意境。颔联用典精当,“冯唐老”暗含仕途迟暮之感,“贺监归”则彰显归乡荣宠,形成情感张力。颈联由具体事件升华至人生感悟,“穷通前事”与“谈笑此心”的对举,揭示出宦海沉浮中理想与现实的背离。尾联以“不识高堂庆”的含蓄表达,既点明归乡对家庭的意义,又以“泪满衣”强化友情的深厚。全诗结构严谨,情感层层递进,展现了徐铉作为五代文人的典丽语言与深沉慨叹。
展开
古诗赏析
此诗以秋景起兴,“风满潮沟木叶飞”勾勒出萧瑟的送别氛围,后以“水边行客驻骖騑”点明离别场景。颔联巧用冯唐、贺监典故,既暗含对陈秘监仕途经历的概括,又流露对其年老归乡的感慨。颈联转入人生哲思,“世路穷通”与“半生谈笑”形成时空对照,凸显心境与现实的矛盾。尾联以“离歌”与“泪满衣”作结,情感真挚,将离愁与对友人归乡的欣慰交织一体。全诗对仗工稳,用典自然,在苍凉秋意中寄寓深沉的宦游之思。
展开
创作背景
本诗为唐朝徐铉送别友人陈秘监归乡泉州所作。徐铉历仕南唐与北宋,此诗或作于南唐时期,陈秘监可能因年老或仕途变迁返乡。诗中借冯唐、贺监典故,既赞其仕途恩泽,又慨叹人生际遇,融离情与身世之叹于秋风送别场景,反映了晚唐五代文人对宦海浮沉的复杂心境。
展开
作者信息
徐铉(916年—991年)南唐,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字鼎臣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,世称徐骑省。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。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《说文解字》。工于书,好李斯小篆。与弟徐锴有文名,号称“二徐”;又与韩熙载齐名,江东谓之“韩徐”。
古诗数量:
686
名句数量:
1820
作者其他古诗
1
棋赌赋诗输刘起居
1万阅读
2
阁皂山
1万阅读
3
和萧郎中小雪日作
1万阅读
4
柳枝词十首
1万阅读
5
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
1万阅读
6
京口江际弄水
1万阅读
7
将过江题白沙馆
1万阅读
8
寒食宿陈公塘上
1万阅读
9
早春旬假独直寄江舍人
1万阅读
10
赋得彩燕
1万阅读
拼音
注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