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冬三十夜,寒与暖分开。
坐到四更后,身添一岁来。
鱼灯延腊火,兽炭化春灰。
青帝今应老,迎新见几回。
寒冬的最后一夜,寒冷与温暖在此刻分离。 静坐到四更天过后,岁月又添了一岁。 鱼形的灯盏延续着腊月的灯火,兽炭燃烧化作春天的灰烬。 掌管春天的青帝如今也该老了,不知还能迎接几次新春。
讲解可分三个层次: 1. 意象解读:分析"鱼灯""兽炭"等意象的民俗内涵与象征意义 2. 情感脉络:从"身添一岁"的客观陈述到"青帝老"的主观感慨,展现诗人对时间的敏感 3. 文化对比:比较僧侣与文人除夕诗的不同视角,如王维《冬夜守岁》的世俗欢乐与本诗的出世哲思
全诗以时间推移为线索:首联点明特殊时刻,颔联通过"四更""添岁"具象化时间流逝;颈联用"鱼灯""兽炭"两个典型意象,展现节庆氛围与物质更迭;尾联借"青帝老"的拟人手法,升华出对生命有限的深沉思考。诗人将世俗节庆与宗教哲思结合,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。
此诗为唐代诗僧栖蟾所作,主题为除夕守岁。唐代佛教兴盛,僧侣常以诗文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观察与哲思。栖蟾通过描绘除夕夜的物象变化,抒发了对时间流逝、生命无常的禅意感悟,兼具节俗趣味与宗教超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