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溪入室人,终老甚难群。
四十馀年内,青山与白云。
松和巢鹤看,果共野猿分。
海外僧来说,名高自小闻。
曹溪禅宗的入室弟子,终其一生都难以与世俗同流。 四十余年的岁月里,只与青山白云为伴。 松树下静观鹤鸟筑巢,野果与猿猴共享。 连海外僧人都听闻其名,自幼便声名远播。
本诗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:1)意象选择上,通过"青山""白云""松鹤"等典型意象构建清幽意境;2)对比手法,"难群"与"共分"形成张力;3)时空跨度,从"四十余年"到"海外"的时空延伸。从思想内涵看,诗歌完美诠释了禅宗"不立文字"又"不离文字"的传法特点,末句"名高自小闻"更暗含对修行需从小积累的禅理启示。
全诗以简练笔法勾勒出一位得道高僧的形象。首联点明其禅宗传承与脱俗品格;颔联用"青山白云"的意象表现其与自然合一的生活;颈联通过"鹤""猿"等动物衬托其闲适心境;尾联突出其国际声誉。诗中"难群""共分"等词巧妙体现了僧人既超然物外又不离世间的禅者风范。
此诗作于唐代佛教鼎盛时期,南岳衡山作为佛教圣地,聚集了许多高僧。栖蟾通过描绘玄泰布衲四十余年隐居修行的生活,反映当时禅宗僧人追求精神超脱的风尚,同时表达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