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园归未得,此日意何伤。
独坐水边草,水流春日长。
无法回到故乡的园子,今日心中何等感伤。独自坐在水边的青草上,看春水悠悠流淌,时光漫长。
此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: 1. 情感层面:以“归未得”点明思乡主题,“意何伤”强化情感张力。 2. 意象层面:“水边草”营造孤寂空间,“春日长”将时间感与愁绪绑定。 3. 禅意层面:僧人以静观流水悟道,暗含对无常的体认。讲解时可结合唐代僧人云游背景,分析其与普通游子诗的情感差异——在惆怅中更显超然。
全诗仅20字,却凝练深沉。前两句直白道出归乡不得的怅惘,后两句以“独坐水边”的意象,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为春水的绵长。水流与春日既是自然之景,亦隐喻诗人无法排遣的乡愁。语言平实而意境悠远,符合唐代禅诗“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”的特点。
此诗为唐代诗僧修睦所作,反映其羁旅他乡时对故园的深切思念。唐代僧人多有云游经历,修睦通过简淡的笔触,将漂泊中的孤寂与对故土的眷恋融为一体,体现了禅诗“空寂”与“自然”的审美倾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