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古诗注解

原文:《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》 | 作者:白居易 | 类型:古诗注解 | 阅读:0

  • 蕲州:唐代州名,治所在今湖北省蕲春县,以产优质竹子闻名。
  • 簟(diàn):竹席,夏季用于铺床,可纳凉。
  • 元九:指元稹,字微之,排行第九,是白居易的挚友,两人同为“新乐府运动”倡导者,情谊深厚。
  • 蕲春:县名,属蕲州,今湖北省蕲春县,是优质竹材的产地。
  • 霜刀:形容刀具锋利如霜,寒光凛冽。
  • 翠筠(yún):翠绿的竹子,“筠”泛指竹子。
  • 双锁簟:带有双锁花纹的竹席,是当时工艺精巧的竹席样式。
  • 独眠人:此处指元稹,当时元稹独自在通州任职,且可能因贬谪独居,故有此称。
  • 筒中信:古代有将书信放入竹筒中传递的习惯,此处形容竹席卷起时小巧如竹筒,可兼作收纳书信之用(或仅为比喻其便携)。
  • 薤(xiè)叶:薤是一种草本植物,叶子细长、光滑,此处以薤叶比喻竹席的光滑质地。
  • 卧龙鳞:比喻竹席清凉如卧龙的鳞片,“卧龙”常指隐居或蛰伏的贤才,此处侧重“清凉”的特性,呼应竹席的纳凉功能。
  • 清润:指竹席质地清爽、温润,不燥不凉。
  • 乘露:指在晨露未散时使用,此时环境清凉,竹席的清润特性更易显现。
  • 鲜华:鲜艳华美,形容竹席色泽鲜亮。
  • 通州:唐代州名,治所在今四川省达州市,当时是偏远、气候湿热多瘴气的地区,元稹曾被贬为通州司马。
  • 炎瘴地:指炎热且多瘴气的地方,“瘴气”是古代对南方湿热地区致病之气的称呼,易引发疾病。
  • 关身:关系到自身安危、健康,此处指竹席对缓解通州的炎热、保障元稹健康至关重要。

与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 相关类型

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古诗译文古诗译文 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知识点知识点 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古诗注解古诗注解 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讲解讲解 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寄蕲州簟与元九,因题六韵创作背景创作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