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自咎:自我责备、反省。
- 贻:赠送,这里指写给。
- 七县宰:同州下辖七个县的县令,“宰”是古代对县令的称呼。
- 同州:唐代州名,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。
- 上帝:指上天、天帝,古代人认为上天主宰世间万物。
- 胡不灾我身:“胡”即为何、怎么,意思是为何不把灾祸降在我自己身上。
- 膏雨:滋润田地的雨水,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雨。
- 恻恻:形容充满怜悯、体恤的样子,这里指诏书饱含对百姓的关怀。
- 缗(mín):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,后来代指铜钱,一缗通常为一千文。
- 竭力与筋:指竭尽全力劳作,“筋”代指体力。
- 累累:形容接连不断、一个接一个的样子。
- 呐呐(nè nè):形容说话迟钝、不流利的样子,这里体现老翁朴实的状态。
- 囷(qūn):圆形的谷仓,用于储存粮食。
- 折粟税:将赋税折算成粟米缴纳,“粟”是古代常见的粮食作物,去皮后为小米。
- 贳(shì)麦邻:向邻居借麦子,“贳”即借。
- 再振:再次加剧、蔓延,这里指旱情重新严重起来。
- 秋孟:指秋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七月,“孟”是季节中第一个月的称呼(孟、仲、季)。
- 既旬:已经过了十天,“旬”指十天。
- 区区昧陋积:“区区”是自称的谦辞,指自己;“昧陋”即浅薄、愚昧,整句是元稹自谦的说法,指自己见识浅薄。
- 泥甲鳞:指甲上沾满泥土,“甲”指指甲,“鳞”这里形容泥土附着的状态,体现祈祷时的虔诚与辛劳。
- 囹圄(líng yǔ):监狱,古代关押犯人的地方。
- 食廪(lǐn):粮仓,用于储存官府粮食的地方。
- 轧轧(yà yà):拟声词,形容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声音。
- 使不伦:指任用的官吏不称职、不合适,“伦”即恰当、合适。
- 负担卒:背负着重物的役卒,“负担”指背负的重物,“卒”指服役的人。
- 役不均:徭役分配不均匀,有的地方或人负担过重,有的过轻。
- 计与珠玉滨:意思是(大麦的价格)几乎和珠玉相近,形容大麦因减产而价格昂贵,“滨”即接近。
- 村胥(xū)与里吏:“胥”是古代基层官吏,“里”是古代基层行政单位,“村胥”“里吏”均指乡村的基层小吏。
- 符下:官府的文书、命令下达,“符”指古代官府传达命令的凭证或文书。
- 值官因酒嗔:遇到官员借着酒意发怒,“值”即遇到,“嗔”即发怒、生气。
- 诛求:指横征暴敛,强行索取财物。
- 逡巡(qūn xún):迟疑、犹豫,“不逡巡”指毫不迟疑地进行(诛求与挞罚)。
- 下里:指乡野、民间,与“市井”“州县”相对,代指偏僻的乡村。
- 穷独:指贫苦无依的人。
- 刍薪(chú xīn):“刍”指喂牲口的草料,“薪”指柴火,“刍薪”代指基本的生活物资。
- 案牍吏:指掌管文书、处理公务的官吏,“案牍”即官府的公文、文书。
- 移祸屯:把灾祸转移(给百姓),“屯”指艰难、灾祸。
- 迭配:轮流摊派、分配。
- 直:通“值”,指价值、价钱,“偿直”即偿还相应的价值、给钱补偿。
- 尤苍旻(mín):埋怨上天,“尤”即埋怨、责怪,“苍旻”指苍天、上天。
- 漏刑宪:指刑罚有疏漏,罪犯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,“刑宪”即刑法、法律。
- 虞鬼神:畏惧鬼神(的惩罚),“虞”即担忧、畏惧。
- 顽滞牧:元稹自谦的说法,“顽滞”指愚钝、固执,“牧”指地方长官,这里指自己作为同州的地方官员。
- 灾沴(lì):指自然灾害,“沴”指灾害、妖气,这里特指旱灾。
- 臻(zhēn):到达、降临。
- 闾里民:指乡里的百姓,“闾里”是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,代指民间。
- 神明宰:指贤明、有德行的官员,“神明”形容官员贤明如神,能洞察民情。
- 衢客尘:指在道路上奔波的百姓,“衢”指道路,“客尘”原指旅途的尘土,这里代指劳碌的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