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役何时了,年年骨肉分。
春风来汉棹,雪路入商云。
水险溪难定,林寒鸟异群。
相逢聊坐石,啼狖语中闻。
漂泊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?年复一年与亲人分离。 春风吹拂汉江的船帆,积雪覆盖商山的小路伸入云端。 溪流湍急难以涉足,寒冷的山林中鸟儿各自成群。 偶然相逢暂且坐在石上,猿猴的哀啼在交谈中隐约可闻。
首联用设问直抒胸臆,数字"年年"强化时间累积的疲惫感。颔联"春风""雪路"形成时空蒙太奇,展现从温暖江南到苦寒商山的旅程跨度。颈联转写具体困境,"溪难定""鸟异群"暗喻人生漂泊无依。尾联"聊坐石"的短暂相聚与猿啼的凄凉构成情感张力,体现唐代诗人"处穷而志不挫"的精神特质。
全诗以"行役"开篇奠定愁苦基调,通过"春风"与"雪路"的冷暖对比,强化空间跨度与时间流逝。颈联"水险""林寒"的工对凸显自然险阻,尾联以猿啼作结,将个人哀伤融入荒寂山景,体现唐代羁旅诗"以景结情"的典型手法。诗中"分""异""逢"三字暗含聚散无常的人生况味。
此诗作于晚唐动荡时期,诗人喻坦之常年漂泊仕途,途经商於古道(连接关中与荆楚的要道)时偶遇友人,借旅途艰辛之景抒发羁旅之愁与思亲之苦,反映唐代文人颠沛流离的生存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