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矣频频醉,神昏体亦虚。
肺伤徒问药,发落不盈梳。
恋寝嫌明室,修生愧道书。
西峰老僧语,相劝合何如。
频繁醉酒实在太过,神志昏沉身体也虚弱。 肺部受伤只能求医问药,头发脱落稀疏难以梳起。 贪恋睡卧厌恶明亮的屋子,修养身心却愧对修道之书。 西峰老僧的话语,不知该如何劝解我才好。
这首诗以诗人自身的酗酒经历为切入点,通过描绘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颓废,表达了对放纵生活的悔恨和对修身养性的向往。诗中“肺伤”“发落”等具体描写,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。尾联引入“西峰老僧”的形象,为诗歌增添了一丝超脱尘世的意味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寻求精神解脱的愿望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反映了唐代文人在放纵与修身之间的内心挣扎。
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,描绘了诗人因酗酒而导致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颓废。首联“甚矣频频醉,神昏体亦虚”直接点明酗酒的后果,语言直白而有力。颔联“肺伤徒问药,发落不盈梳”进一步具体化身体的损害,形象生动。颈联“恋寝嫌明室,修生愧道书”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,既贪恋颓废的生活,又对修道养生产生向往。尾联“西峰老僧语,相劝合何如”以老僧的劝诫作结,留下余韵,引人深思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建勋写给友人刘行军的作品。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因频繁醉酒导致身体虚弱、精神萎靡的状态,表达了对放纵生活的悔恨和对修身养性的向往。诗中提到“西峰老僧语”,可能暗示诗人曾与僧人交流,寻求精神上的解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