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得归闲去,还教病卧频。
无由全胜意,终是负青春。
绿柳渐拂地,黄莺如唤人。
方为医者劝,断酒已经旬。
刚刚得以闲居归隐,却又频频卧病在床。 无法实现心中壮志,终究辜负了青春时光。 绿柳枝条轻拂地面,黄莺鸣叫似在唤人。 正因听从医生劝告,戒酒已有十日之久。
这首诗通过三个层次展现诗人困境:物理层面的病体缠身("病卧频""断酒"),心理层面的理想幻灭("无由全胜意"),以及时空层面的生命焦虑("负青春")。最精妙处在于颈联的景物描写——"渐拂地"写出柳枝由短变长的生长过程,"如唤人"赋予黄莺人格化特征,这种动态描写反衬出诗人静态的病榻生活,形成强烈的生命张力。尾联"断酒"细节既写实又象征,暗示诗人与往日豪情的诀别。
全诗以"病"为线索展开:首联写归隐与卧病的矛盾,颔联抒壮志未酬之憾,颈联以乐景(绿柳黄莺)衬哀情,尾联点明戒酒养病的现实。诗人运用对比手法,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衰病之身并置,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无力感。语言平实却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慨,体现晚唐诗风由绚烂归于平淡的特点。
此诗作于李建勋晚年辞官隐居期间。作为南唐开国功臣,诗人历经政治沉浮后选择归隐,却因年老多病无法享受闲适生活,面对盎然春意更觉生命易逝,通过质朴语言表达对青春虚度的怅惘和病中戒酒的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