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钦赵夫子,远作五侯宾。
见面到今日,操心如古人。
醉同华席少,吟访野僧频。
寂寂长河畔,荒斋与庙邻。
我常敬佩赵学士,远行成为权贵的座上宾。 从初次相见至今,他的操守心志如同古人般高洁。 与他共醉华宴的机会稀少,却常寻访野僧吟诗作对。 在寂静的长河畔,他的简陋书斋与古庙相邻。
首联以"常钦"直抒敬仰,点明赵学士身份;颔联"操心如古人"为诗眼,奠定全诗推崇基调。颈联通过"醉同少"与"吟访频"的对比,展现其不慕荣利、亲近自然的性情。尾联以寂寥景物作结,"荒斋与庙邻"既写实景,又象征精神世界的超脱。全诗层层递进,最终完成对一位乱世高士的立体塑造。
全诗采用对比手法:首联"五侯宾"与尾联"荒斋"形成富贵与清贫的对照;颔联"古人"品格与颈联"野僧"交往展现精神追求。通过"寂寂长河畔"的意境营造,突出赵学士远离尘嚣的隐士形象。语言平实却蕴含深意,尾联以景结情,留下悠长余韵。
此诗作于晚唐时期,李建勋与赵学士交游时所作。当时宦官专权、藩镇割据,"五侯"暗指权贵阶层,诗人通过对比赵学士的清高品格与权贵生活,表达对友人隐逸之志的赞赏,也折射出对时局的不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