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道江南要雪难,半春犹得倚楼看。
却遮迟日偷莺暖,密洒西风借鹤寒。
散漫不容梨艳去,轻明应笑玉华干。
和来琼什虽无敌,且是侬家比兴残。
谁说江南难见雪?半春时节仍能倚楼观赏。 雪花却遮住暖阳,偷走莺儿的温暖;借西风之力,密洒寒意给鹤群。 它散漫地不容梨花独占艳色,轻盈透亮仿佛在嘲笑玉华的干枯。 我虽以诗和这琼瑶般的雪景,却自知不过是自家浅薄的比兴之作。
此诗需注意三重对比:一是江南“雪难”与现实春雪的矛盾,凸显自然之奇;二是雪“偷暖”与“借寒”的辩证,展现诗人对物态变化的敏锐;三是结尾表面自谦“比兴残”,实则通过“琼什无敌”的转笔,既尊重友人原作,又暗含自身诗艺的自信。讲解时可结合唐代士大夫“以诗会友”的社会风气,分析诗中“戏和”的幽默与文人雅趣。
全诗以“江南雪难”起笔,突显春雪之珍。颔联“偷莺暖”“借鹤寒”拟人化手法,赋予雪灵性;颈联“不容梨艳”“笑玉华干”以对比显雪之清傲。尾联自谦和诗不及原作,实则暗藏机锋。诗中“西风”“迟日”等意象交织,构成冷暖相生的画面,展现唐代咏物诗“物我交融”的特质。
此诗为唐代李建勋酬和友人沈员外《春雪》之作。江南少雪,半春突降,诗人以雪为媒,既写自然奇景,又暗含对友人诗才的谦逊回应。唐代文人常以诗唱和,此诗体现了士大夫间的雅趣与诗歌竞技的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