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入仙山万虑宽,夜深宁厌倚虚栏。
鹤和云影宿高木,人带月光登古坛。
芝朮露浓溪坞白,薜萝风起殿廊寒。
更陪羽客论真理,不觉初钟叩晓残。
一进入仙山所有烦忧都消散,深夜也不厌倦倚着空栏。 鹤与云影同栖高树,人披月光登上古坛。 芝草上的露水打湿溪边白屋,薜荔藤萝随风摇动殿廊生寒。 更与道士畅谈玄妙真理,不知不觉晨钟敲响天色将晓。
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维度: 1. 宗教维度:全诗暗合道教"坐忘"理念,通过环境描写体现精神修炼过程 2. 艺术维度:运用"以动衬静"手法,如"风起殿廊寒"反衬山寺幽寂 3. 情感维度:表面写景实则抒情,"不觉"二字透露出对尘世的彻底超脱 建议结合晚唐文人普遍存在的隐逸倾向进行延伸解读。
全诗以"万虑宽"为诗眼,通过四组意象展现修道之境: 1. 首联以"仙山"定调,突出环境对心境的净化作用; 2. 颔联"鹤云""月坛"构成天人合一的画面; 3. 颈联"露浓""风寒"以感官体验强化仙境清寂; 4. 尾联"论真理"与"钟晓残"形成时空的哲学对照,体现物我两忘的境界。
此诗作于伍乔隐居灊山期间。晚唐社会动荡,文人多寄情山水,伍乔借宿道观之机,通过描绘仙山夜景与修道体验,抒发对尘世烦忧的超脱之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