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
诗词
作者
名句
成语
古籍
首页
古诗词
作者大全
名言名句
成语大全
古典文学
古诗词解译
古籍译文
汉语字典
汉语词典
专题
首页
古诗词大全
经堕泪碑
经堕泪碑
任翻 〔唐朝〕
羊公传化地,千古事空存。
碑已无文字,人犹敬子孙。
岘山长闭恨,汉水自流恩。
数处烟岚色,分明是泪痕。
写山
写水
写人
写羊
古诗译文
羊祜教化过的地方,千古往事只空存。碑上文字已磨灭,人们仍敬其子孙。岘山长含恨意闭,汉水自流恩泽深。几处烟霞云雾色,分明是泪痕斑斑。
展开
知识点
- 堕泪碑:又称羊祜碑,位于湖北襄阳,是西晋百姓为纪念羊祜所立,因见碑者落泪而得名,成为后世怀古的象征。 - 羊祜:西晋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,以仁德治民,镇守襄阳时深得人心,其事迹被《晋书》记载。 - 任翻:唐朝诗人,生平较少记载,诗作多以怀古和山水为主题,反映晚唐社会风貌。 - 岘山:历史名山,位于湖北襄阳,与羊祜、杜甫等文人墨客的诗歌创作密切相关,是文化旅游胜地。 - 汉水:长江支流,流经陕西、湖北等地,在古诗中常作为永恒和自然的意象出现。 - 怀古诗:唐代诗歌常见题材,通过咏史抒怀,表达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感慨, often 带有讽喻现实的意义。
展开
古诗注解
羊公
:指羊祜,西晋名将,镇守襄阳时施行仁政,深得民心,死后百姓立碑纪念,见碑者落泪,故称堕泪碑。
传化地
:教化之地,指羊祜治理和影响过的区域,象征其德政流传。
碑
:指堕泪碑,位于湖北襄阳,是纪念羊祜的石碑,后世常以此怀古。
无文字
:碑文因年代久远已磨损或消失,暗示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。
敬子孙
:人们仍然尊敬羊祜的后代或其精神传承,体现其影响的持久性。
岘山
:山名,在今湖北襄阳,羊祜曾登临此山,后世成为怀古胜地。
汉水
:河流名,流经襄阳地区,常被用作诗歌中的自然意象,象征永恒。
烟岚
:山间的云雾和雾气,诗中比喻为哀思的象征。
泪痕
:指云雾的颜色像泪水痕迹,强化了怀古伤今的情感。
展开
讲解
这首诗整体结构严谨,四联层层递进。首联引入主题,指出羊祜教化之地虽存但往事成空;颔联具体描写碑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,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对比;颈联扩展至自然景物,用岘山和汉水的拟人化表达恨与恩的情感对立;尾联收束全诗,以烟岚似泪痕的比喻,将情感推向高潮。主题上,它融合了怀古、伤今和赞贤元素,情感深沉而含蓄。艺术手法上,运用了对比、拟人和比喻,语言简洁而意象丰富。这首诗不仅是对羊祜的致敬,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历史变迁的普遍思考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展开
古诗赏析
这首诗以堕泪碑为载体,抒发了深切的怀古之情。首联“羊公传化地,千古事空存”开门见山,点明地点和历史虚无感;颔联“碑已无文字,人犹敬子孙”运用对比手法,突出物质易逝而精神永存;颈联“岘山长闭恨,汉水自流恩”拟人化自然景物,岘山含恨、汉水流恩,增强了情感的层次和深度;尾联“数处烟岚色,分明是泪痕”以景结情,将云雾比喻为泪痕,意象凄美,深化了哀思主题。全诗语言凝练,意境苍凉,体现了唐代怀古诗的典型风格,通过对羊祜的追忆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。
展开
创作背景
这首诗是唐朝诗人任翻所作,任翻生平不详,但为唐朝中晚期诗人。创作背景 likely 源于诗人游历湖北襄阳时,见到纪念西晋名将羊祜的堕泪碑,有感于历史变迁和贤臣遗风。唐朝时期,怀古诗盛行,文人常借古讽今或抒发对时局的感慨,此诗通过堕泪碑的意象,反映了对羊祜仁政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常感叹。
展开
作者信息
任翻,唐末诗人。也叫任蕃,或任藩,江南人。出身贫寒,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,结果落第而归。于是放浪江湖,吟诗弹琴自娱。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,题诗于壁云:“绝顶新秋生夜凉,鹤翻松露滴衣裳。前峰月照一江水,僧在翠微开竹房。”正所谓人以文传,文以人传。这篇《宿巾子山禅寺》一诗,由于描写细腻,动静得宜。不胫而走,脍炙人口。后人题诗云;“任蕃题后无人继,寂寞空山二百年”。其诗集一卷,今存诗十八首。
古诗数量:
19
名句数量:
62
作者其他古诗
1
宿巾子山禅寺
1万阅读
2
长安冬夜书事
1万阅读
3
越江渔父
1万阅读
4
葛仙井
1万阅读
5
送李衡
1万阅读
6
冬暮野寺
1万阅读
7
秋晚郊居
1万阅读
8
赠济禅师
1万阅读
9
再游巾子山寺
1万阅读
10
三游巾子山寺感述
1万阅读
拼音
注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