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戴望舒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108阅读
|
当代作家李朝全《诗歌百年经典·1917-201》:“寻梦者也是一个奋斗者,一个为了理想和目标而苦苦求索的人。诗人鼓励青年要勇敢地去追梦、圆梦,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,准备经历层层的磨难,最终才能登临光辉的顶点。这是为青年擂鼓喊、鼓劲助威的诗,也是一首献给奋斗者的战歌。” 安徽大学教授方铭《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·现代诗歌》:“这首诗行与句大体整饬,各句虽有许多重复而不觉得单调,有口语的自然而富有节...
作者:沈约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8阅读
|
清代藏书家许梿:“曼声柔调,顾盼有情,自是六朝之俊。”(《六朝文契笺注》卷一)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杨晓斌:“与前作相比,沈约的《丽人赋》有继承,也有独特之处。描写的对象也是都市艳丽美人,全篇也是用讲故事的形式展开,转述美人的美貌和幽会情景。其独特之处在于,在外貌描写上,不重夸饰,而着力于细微的动态中表现其感情和心理的变化。幽会场景的描写,与司马相如的《美人赋》相比,较为隐晦。在语言的韵律上,则更...
作者:刘琨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62阅读
|
金代元好问:曹刘坐啸虎生风,四海无人角两雄。可惜并州刘越石,不教横槊建安中。(《遗山集》) 元代陈绎曾:忠义之气,自然形见,非有意于诗也。杜子美以此为根本。(《诗谱》) 明代孙矿云:调甚轻逸,浅语中风致却浓。盖以兴趣运思,正是乐府佳境。又云:“忠信反获罪”此四语却粗劲,是太尉本色。(《文选集评》) 清代陈祚明:英雄失路,满衷悲愤,即是佳诗。随笔倾吐,如金笳成器,木檀商声,顺风而吹,嘹飘凄戾,...
作者:卓文君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68阅读
|
明代徐师曾:“其格韵不凡,托意婉切,殊可讽咏。后世多有拟作,方其简古,未有能过之者。”(《乐府明辨》) 明代陆时雍:“文君骄怨,《白头吟》意气悍然决裂殆尽。‘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’,此身已久属长卿,顾安所得而誓不离耶?鱼不受饵,竿长何为?‘男儿重意气,何用钱刀为!’似诮长卿富易妻也。”(丁福保《汉诗菁华录笺注》) 清初陈祚明:“明作决绝语,然语语有冀望之情焉,何其善立言也!钱刀以比颜色,将意...
作者:袁宏道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63阅读
|
清·林云铭:“以‘奇’字作骨,而重惜其不得志。”(《古文析义》卷十六)
作者:佚名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8阅读
|
明·高棅《增订评注唐诗正声》:何物女子,有此典雅! 明·周珽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云起,遗别后之思;叶飞,重别时之感;人异雁归,怆别情之莫诉。语切送兄,意纯气老。 清·邹弢《评注精选五朝诗学津梁》:以“雁”字陪衬“兄”字,琢句不群。 清·刘宏煦《唐诗真趣编》:自然中饶气骨。当下应声而成,真大奇事。“不作一行归”者,惟其为女子,不得与兄同去也,是之谓切。
作者:钱福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0阅读
|
清代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后生家每临事,辄曰:“吾不会做。”此大谬也。凡事做则会,不做则安能会耶?又,做一事,辄曰:“且待明日。”此亦大谬也。凡事做则会,若一味因循,大误终身。家鹤滩先生有《明日歌》最妙。
作者:李涉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6阅读
|
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唐汝询曰:调响气雄,中唐中之超者。 周珽曰:前二句述从秦城回之景,后二句咏宿武关之情。好句调,好语意。
作者:李白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61阅读
|
清代王琦《李白诗歌全集》题解:《笔谈》:黄环,即今之朱藤也。叶如槐,其花穗悬,紫色,如葛花,可作菜食,火不熟,亦有小毒。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,谓之“紫藤花”者是也,实如皂荚。《蜀都赋》所谓“青珠黄环”者,“黄环”即此藤之根,古今皆种以为庭槛之饰。 近代张九歌《万锦向荣》备考:紫藤系豆科蔓性木本植物,名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一名黄环,俗呼紫藤树。《本草拾遗》名之招豆藤,花穗及种子,可入药。 ...
作者:高适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72阅读
|
明·凌宏宪《唐诗广选》:蒋仲舒曰:适律诗:“莫怨他乡暂离别,知君到处有逢迎”,即此意。 明·李攀龙、叶羲昂《唐诗直解》:慷慨悲壮。落句太直。 明末清初·唐汝询《唐诗解》:云有将雪之色,雁起离群之思,于此分别,殆难为情,故以莫愁慰之。言君才易知,所如必有合者。 明末清初·周珽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上联具景物凄惨,分别难以为情。下联见美才易知,所如必多契合;至知满天下,何必依依尔我分手!就董君身...
作者:雍陶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71阅读
|
《鉴诫录》:刘(禹锡)尚书有《望洞庭》之句,雍使君陶有咏《君山》之诗,其如作者之才,往往暗合。刘《望洞庭》诗曰:“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遥望洞庭山翠色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”雍咏《君山》诗曰:“烟波不动影沉沉……”
作者:杜牧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274阅读
|
宋·陈长方《步里客谈》:《阿房宫赋》只是篇末说秦及六国处佳。若钉头粟粒等语,俳优不如。 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》:杜牧之《阿房宫赋》曰:“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。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;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;辘辘远听,杳不知其所之也。”杨敬之《华山赋》曰:“见若咫尺,田千亩矣;见若环堵,城千雉矣。见若杯水,池百里矣;见若蚁堙,台九层矣。醯鸡往来,周东西矣;蠛蠓纷纷,秦速...
作者:陈玉兰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63阅读
|
《唐诗归》: 钟云:此诗好处只“寒到君边”四字(末句下)。 《雪涛小书》: 凄恻之怀,盘于胸臆。二十八字。曲尽其苦,转读转难为情。 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 周敬曰:两地相隔而忧怀莫传,至情至苦。末句巧。唐汝询曰:浅而近情,宜为世赏。周珽曰:凝腕脱手,触象敷衽,意融吻滑,妙绝妙绝。敖英曰:昔人有寄衣诗云:“寄到玉关应万里,征人犹在五关西。”与此诗俱婉娈沉着。 《唐诗笺注》: 情到真处,...
作者:李白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12阅读
|
明代高棅《唐诗品汇》:范云:瀛洲难求而不必求,天姥可睹而实未睹,故欲因梦而睹之耳(“海客”四句下)。甚显(“半壁”二句下)。甚晦(“千岩万转”二句下)。又甚显(“洞天”四句下)。又甚晦(“霓为衣兮”四句下)。范云:“梦吴越”以下,梦之源也;次诸节,梦之波澜。其间显而晦,晦而显,至“失向来之烟霞”极而与人接矣,非太白之胸次、笔力,亦不能发此。“枕席”“烟霞”二句最有力。结语平衍,亦文势之当如此也。 ...
作者:李煜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171阅读
|
沈际飞《草堂诗余续集》:“此亦在汴京忆旧乎?华疏采会,哀音断绝。” 谭献《词辨》:“二词(指此首与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)终当以神品目之。” 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:⑴“五代词句多高浑,而次句“柳眼春相续”及上首《采桑子》之‘九曲寒波不溯流’,琢句工炼,略似南宋慢体。此词上、下段结句,情文悱恻,凄韵欲流。如方干诗之佳句,月风欲去也。”⑵“‘当年’引下片回忆境界,早春光景。实景与所忆不必...
作者:白居易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7阅读
|
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王维研究会原会长师长泰《白居易诗选评》:“相恨”二句与此意近。借物见意,为情至之语。潮信与信约,海水与相思,皆无内在联系。作者却借水生波,以“荒唐之想”“无理之事”,写出伤离恨别之深怨,堪称“无理而妙”,“愈不通愈妙”。
作者:谭嗣同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4阅读
|
清朝诗人黄遵宪:颈血模糊似未干,中藏耿耿寸心丹。 武灜海:这是一首“拔起千仞,高唱入云”(谭嗣同语)的诗作。
作者:周邦彦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3阅读
|
俞陛云《宋词选释》:长途倦客,薄晚停车,土壁认攲 斜之字,茅 檐访村落之名,皆陆行旅客确有之情景。写景以真切为贵,此等词是 也。结句匆匆旅宿,犹忆倾城,周郎其在邯郸道中向卢生借枕耶?
作者:曾几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81阅读
|
清代王相《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》:此春暮出游,初夏而返之诗也。当黄梅之时,不雨而连晴数日,泛小舟而回。溪水尽处,舍舟而行山路也。绿树阴浓,不减初来之路,更有黄鹂巧啭于深林,比来时更添幽趣也。 中国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蔡义江《绝句三百首》:几乎所有诗词,说到“梅子黄时”,总是下雨的。现在偏遇到“日日晴”的难得好天气,行走在郊外,不会遭受风雨泥泞之苦,自然是感到格外高兴的。此诗就是写晴日出行的愉悦心情。这...
作者:查慎行
| 类型:名家点评
| 59阅读
|
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教授朱则杰《元明清诗》:诗歌从屈原祠的广阔背景写起,进而结合屈原的生平遭遇,同情他的悲惨命运,赞美他的爱国精神,最后以兰芷常绿、吟魂往来象征屈原之志永生不灭。其中颔联“莫嫌举世无知己,未有庸人不忌才”两句,虽从同情屈原的角度出发,实则古今中外具有极大的普遍性,因此最富哲理。至于第五句的“放逐肯消亡国恨”,虽然结合清初诗歌习惯使用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”的典故来看,似乎仍然含有作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