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乐相倚曲古诗赏析

原文:《苦乐相倚曲》 | 作者:元稹 | 类型:古诗赏析 | 阅读:0

《苦乐相倚曲》是元稹以“历史讽喻”见长的代表作之一,全诗在结构、情感、主旨上均有鲜明特色:

1. 结构:以“苦乐相倚”为线索,层层递进。开篇“古来苦乐之相倚,近于掌上之十指”直接点题,确立核心主旨;中间部分以班婕妤的经历为主线,从“恩衰”“佯暖热”“辞金屋”到“自痛”“暗销骨”,完整呈现“得宠-失宠-痛苦”的过程,具象化“苦乐转化”;结尾通过“新宠与君王的对话”“班婕妤的自我感叹”,将个体命运延伸到普遍规律——“宠辱循环”“苦乐相依”,让主旨更具深度。

2. 手法:巧用历史典故,以古喻今。诗中选取“汉成帝-班婕妤-赵飞燕”的经典历史组合,既避免直接议论现实的敏感,又能通过读者熟悉的历史人物引发共鸣;同时,运用“荆棘满怀”“暗销骨”等比喻,将抽象的“痛苦”转化为可感知的具象,增强诗歌的感染力;结尾“班婕妤自叹排摈他人”的细节,更是以“自我反思”打破对“失宠者”的单一同情,揭示宫廷斗争的残酷循环,立意深刻。

3. 情感:情感层次丰富,兼具同情与冷峻。诗人对班婕妤的失宠遭遇充满同情(如“呼天抚地将自明,不悟寻时暗销骨”),对君王的“薄情”“猜忌”暗含批判(如“君心半夜猜恨生”“缉缀瑕疵遣潜说”);而“新宠与君王的对话”“班婕妤的自我反思”则跳出单一情感,以冷峻的视角指出“苦乐转化”的普遍性——得宠者终会失宠,痛苦者也曾是施害者,让诗歌情感超越个人哀怨,上升到对人生规律的思考。

4. 主旨:以“苦乐相倚”为核心,延伸多重内涵。表层是写宫廷中恩宠的“得与失”、命运的“苦与乐”;深层则暗喻官场仕途的“升与降”、人情世故的“冷与暖”,甚至包含对“因果循环”的思考(班婕妤曾排挤他人,最终自己也遭排挤),让诗歌具有广泛的现实指向性。

与苦乐相倚曲 相关类型

苦乐相倚曲古诗译文古诗译文 苦乐相倚曲古诗译文古诗译文 苦乐相倚曲知识点知识点 苦乐相倚曲古诗注解古诗注解 苦乐相倚曲古诗注解古诗注解 苦乐相倚曲讲解讲解 苦乐相倚曲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苦乐相倚曲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苦乐相倚曲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苦乐相倚曲创作背景创作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