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韦庄
| 类型:讲解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首联"激石""野云"形成动静对照,奠定全诗雄浑而空灵的基调。颔联"欲行""且隐"构成转折,体现诗人矛盾心理。颈联"浪引""波分"运用拟人手法,使自然景物充满灵性。尾联突发奇想,以神话典故收束全篇,这种由实入虚的手法,正是晚唐诗风由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体现。诗中"雪满湾""分晚日"等措辞,可见韦庄对字句的锤炼之工。
作者:秦观
| 类型:讲解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开篇“东风吹碧草”描绘出春天的生机,却紧接着以“年华换、行客老沧州”转折,点明自己的贬谪处境和岁月流逝之悲。上阕的景物描写并非单纯写景,而是景中含情,春色越美,越能衬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。下阕从回忆入手,将过去的欢乐与现在的凄凉相结合,层层深入地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、对身世的感慨以及无法排遣的愁恨。整首词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将词人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,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。
作者:韦庄
| 类型:知识点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1. 九龙文化:中国古代以九为极数,龙王信仰与降水密切相关 2. 周穆王传说:见《穆天子传》,是早期游仙文学的代表 3. 唐代隐逸诗的特点:表面写山水,实抒政治情怀 4. 律诗的对仗技巧:本诗颔联、颈联工整而不板滞
作者:韦庄
| 类型:古诗注解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激石悬流:形容瀑布冲击岩石的景象。 九龙潜处:传说中龙潜伏的深潭,此处指龙潭。 甘雨四天:普降滋润万物的及时雨。 浮槎:小船或木筏。 穆王:周穆王,传说曾乘八骏西游遇仙人。 阆苑:神话中的仙境。
作者:韦庄
| 类型:创作背景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此诗作于韦庄晚年隐居期间,借咏龙潭奇景,暗喻自身才德未展的隐逸之志。唐代道教盛行,诗中"九龙""穆王"等意象,反映了当时对神仙境界的向往。
作者:韦庄
| 类型:古诗赏析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全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,"雪满湾"的比喻新颖奇特。中二联虚实相生,"甘雨"句显济世抱负,"澄潭"句转归隐之趣。尾联用周穆王典,将龙潭升华为仙境,体现唐代诗歌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。韦庄以精炼的语言,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怀再到神游的意境升华。
作者:韦庄
| 类型:古诗译文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激流冲击岩石,悬垂的瀑布如雪般洒满河湾,九条龙潜藏之处,野云悠然飘荡。 即将降下甘霖滋润四方,暂且隐于这一顷清澈的潭水之间。 浪花牵引着小船靠近北岸,波纹中映出夕阳,望见东边的山峦。 若垂下的龙须有幸遇到周穆王的车驾,恐怕它遨游仙境后便再也不愿归还。
作者:郑谷
| 类型:知识点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1. 咏物诗:通过描写某一事物来表达情感或哲理的诗歌。 2. 拟人手法: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。 3. 神话意象:诗中运用麻姑等神话人物形象。 4. 晚唐诗风:语言清丽,意境优美。
作者:郑谷
| 类型:讲解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这首诗是典型的唐代咏物诗,通过对黄莺的描写展现春日美景。 首句"春云薄薄日辉辉"用叠词描绘春日景象,富有韵律感。 "宫树烟深隔水飞"一句,既写实景又营造朦胧意境。 后两句转入神话想象,将黄莺与麻姑仙子联系起来,使诗歌意境得到升华。 诗人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,既展现了自然之美,又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。
作者:郑谷
| 类型:古诗赏析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这首诗以春日宫苑为背景,通过描绘黄莺飞翔的景象,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。 前两句写景,"春云薄薄"、"日辉辉"展现明媚春光,"宫树烟深"增添朦胧美感。 后两句转入想象,将黄莺拟人化,赋予其仙籍和仙衣,体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。 全诗语言清丽,意境优美,展现了唐代咏物诗的特点。
作者:郑谷
| 类型:创作背景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,描绘了春日宫苑中黄莺飞翔的景象,并赋予其神话色彩。 郑谷生活在晚唐时期,诗风清丽,擅长写景咏物。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宫苑时,借黄莺表达对仙境的向往。
作者:郑谷
| 类型:古诗注解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春云薄薄:形容春天云彩轻薄稀疏。 日辉辉:阳光明亮耀眼的样子。 宫树:宫苑中的树木。 烟深:烟雾浓重。 仙籍:仙人的名册,此处指黄莺因歌声美妙而被列入仙班。 麻姑:传说中的女仙,此处指赐予仙衣的神仙。 女真衣:女真族的服饰,此处借指仙衣。
作者:郑谷
| 类型:古诗译文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春天的云彩轻薄,阳光灿烂辉煌, 宫中的树木被烟雾笼罩,黄莺隔水飞翔。 想必是因歌声美妙被列入仙籍, 麻姑仙子赐予它女真族的仙衣。
作者:许浑
| 类型:讲解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本诗需重点关注三个层面的解读: ① 表层叙事:记录秋夜韶阳楼宴饮场景,展现唐代官宴文化 ② 中层抒情:"狂客醉"与"美人歌"的对照,暗示诗人放纵表象下的政治苦闷 ③ 深层隐喻:尾联用"刀笔""马伏波"典故,反映晚唐文人"建功立业-及时行乐"的矛盾心理 许浑擅于通过精巧物象排列营造意境,本诗"帘前碧树""窗外青山"的视角切换,与杜牧"深秋帘幕千家雨"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作者:秦观
| 类型:古诗赏析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这首词表面上是怀念昔日青楼旧好,实际上应是怀念同时遭贬谪的友人。上片主要写贬谪途中的孤单凄苦及烦乱的心绪。春色本应美好,可词人作为贬客,看到梅柳春色却心生烦恼,“寸心乱”直接点明心境,而“北随云黯黯,东逐水悠悠”则通过景物烘托出内心的迷茫与漂泊之感。下片追念旧游,“青门同携手”回忆往昔美好时光,与如今的贬谪处境形成鲜明对比,更显愁苦。“天长地久,有时有尽,奈何绵绵,此恨难休”化用前人语句,将身世之...
作者:秦观
| 类型:知识点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此词属于婉约词,运用了借景抒情、对比等手法。如借“梅吐旧英,柳摇新绿”等春色抒发愁苦,用昔日“青门同携手”的欢乐与今日的孤独愁苦作对比。同时,化用了一些典故和前人语句,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,如“天长地久”句化用自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。秦观是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,其词多写男女之情和身世之感,风格委婉含蓄,情感细腻,此词正是其风格的体现。
作者:许浑
| 类型:古诗赏析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全诗以时空交织手法构建意境: 1. 空间维度:由"卷翠罗"的室内,到"近星河"的苍穹,再通过帘窗连接"碧树""青山"的室外景观 2. 时间维度:从"待月"的黄昏到"薄暮",最终指向"通宵"的宴饮预期 3. 艺术特色:巧用禽鸟意象(鸲鹆、鹧鸪)烘托氛围,尾联用马援典故含蓄表达政治抱负,体现许浑"整密工丽"的诗风
作者:许浑
| 类型:知识点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对仗分析:颔联"碧树穷秋密"与"青山薄暮多"形成工对,穷秋(深秋)对薄暮(黄昏) 意象体系:诗中"玉杯""瑶瑟""星河"构成贵族夜宴的典型意象群 历史典故:马伏波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,常用作建功边陲的象征 诗体特征:七言律诗,押平声歌韵(罗、河、多、歌、波)
作者:秦观
| 类型:创作背景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此词作于北宋绍圣元年(1094年)。当时宋哲宗亲政,重新起用新派人物,旧派势力遭到沉重打击,秦观及其友人纷纷被贬斥出京,谪往各地。此词作于词人由汴京被贬往江南之时。
作者:许浑
| 类型:创作背景
| 0阅读
|
时间:2025-08-27
此诗作于许浑任韶州司马期间(约847年),时值秋夜宴饮韶阳楼。诗中"刀笔初从马伏波"表明作者刚入仕途不久,通过描绘夜宴的华美景象与自然风物,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,同时流露及时行乐之思,反映晚唐文人典型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