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韩偓
| 类型:古诗注解
| 0阅读
|
药诀棋经:指医药典籍与围棋棋谱,象征隐逸生活。 柳腰莲脸:借指女子曼妙姿容,此处喻尘世诱惑。 阮步兵:即阮籍,魏晋名士,常借醉酒避世,此处诗人自况。 风流坐:指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。
作者:元稹
| 类型:讲解
| 0阅读
|
本诗需重点把握三个层面: 1. 社会史价值:生动记录唐代高级官员的出行仪仗和宅邸规格 2. 情感表达技巧:用"也骑"二字将羡慕与自嘲的矛盾心理表达得含蓄深沉 3. 元稹创作特点:体现其"用语浅近而寄托遥深"的风格,对理解《元氏长庆集》有典型意义 教学建议:可结合《琵琶行》《连昌宫词》等作品,分析元稹对权贵生活的多角度描写。
作者:白居易
| 类型:古诗注解
| 0阅读
|
青龙寺:唐代长安著名寺院,白居易常游历于此。 景气含清和:景象中蕴含着清明和煦的气息。 烟萝:指隐士居处的山林雾气与藤萝,象征隐逸生活。 嵯峨:形容夏云高耸突兀的样子。 年鬓暗蹉跎:岁月流逝中鬓发渐白却事业无成的感慨。
作者:韩偓
| 类型:古诗译文
| 0阅读
|
心中默念药方棋谱与玄理文章,本已忘却那杨柳细腰芙蓉面庞。 却仍频频强入风雅聚会之地,怕是要被酒家认作阮籍般的狂士。
作者:元稹
| 类型:古诗赏析
| 0阅读
|
全诗采用对比手法: 1. 前两句极写韦氏宅邸的华贵和公子的显赫,"紫垣""锦舆"等意象堆砌出权贵气象 2. 后两句突然转向诗人自况,"羸马"与"锦舆"形成强烈反差 3. "复何事"三字暗含无奈,表面自谦实则流露对官场等级的不满 艺术特色: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,通过具体物象的对比揭示社会现实。
作者:元稹
| 类型:知识点
| 0阅读
|
1. 元稹为中唐"新乐府运动"代表人物,与白居易并称"元白" 2. 唐代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机构,分六部二十四司 3. "驺骑"制度始于汉代,至唐成为贵族仪仗的重要组成部分 4. 诗中反映的"门第观念"在晚唐逐渐被科举制度削弱
作者:杜荀鹤
| 类型:讲解
| 0阅读
|
此诗需重点把握三个层次: 1. 首联的"客路"与"愁"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2. 颔联通过人生无常的诘问,将愁绪深化为生命思考 3. 后两联景物描写与"垂纶者"的对比,完成从写景到抒怀的升华。 教学时可结合晚唐社会背景,分析诗人如何通过个人际遇反映时代悲剧。
作者:白居易
| 类型:古诗译文
| 0阅读
|
细雨拂去尘埃,地势高处长坡倚靠。 夕阳西下寺门外,景象清朗和煦。 闲适中有老僧伫立,静谧中无俗客经过。 残存的莺声意趣将尽,新生的树叶荫凉渐多。 春日离去才几日,夏云忽然巍峨高耸。 日日感叹时节变换,年华鬓发暗自蹉跎。 为何贪恋繁华街市,不归隐山林烟萝? ...
作者:杜荀鹤
| 类型:古诗赏析
| 0阅读
|
全诗以"客路"起兴,通过蝉声、槐花、雨中山色、秋云雁行等意象,构建出萧瑟的羁旅画面。颈联数字对仗精巧("四五朵"对"两三行"),尾联以渔父形象反衬诗人身不由己的境遇。语言平实却意蕴深沉,典型体现杜荀鹤"诗旨未能忘救物"的创作特点。
作者:杜荀鹤
| 类型:知识点
| 1阅读
|
1. 杜荀鹤为晚唐现实主义诗人,属"苦吟派" 2. 诗中运用了"反对"手法(不该白头却白头) 3. "雨色""云秋"体现唐代山水诗的意象组合特点 4. 尾联暗用《楚辞·渔父》的典故
作者:杜荀鹤
| 类型:古诗注解
| 0阅读
|
隽阳:古地名,具体位置待考,诗中指旅途经过之地。 向背:指蝉声忽前忽后,时近时远。 未合:不该,不应。 垂纶者:垂钓之人,隐喻隐逸生活。
作者:元稹
| 类型:创作背景
| 1阅读
|
此诗作于元稹任尚书省郎官期间,描写陪同韦尚书返回其宅邸时的场景。 通过对比韦氏兄弟的显赫与自己作为僚属的卑微,展现了中唐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官场生态。
作者:杜荀鹤
| 类型:创作背景
| 0阅读
|
此诗作于杜荀鹤晚年漂泊途中。诗人一生屡试不第,中年后方中进士,却逢唐末乱世,仕途坎坷。诗中"白头""百岁"之叹,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也暗含对时局动荡的无奈。"垂纶者"的向往,反映其晚年对隐逸生活的渴望。
作者:杜荀鹤
| 类型:古诗译文
| 0阅读
|
漫漫旅途何其遥远,蝉声忽前忽后,槐花也似含愁。 怎知人生能否活到百岁?不该白头却已白发满头。 四五座山峰被雨色笼罩,两三行大雁贴着秋云飞走。 不如那江上垂钓之人,只需在船中终老便罢休。
作者:杜牧
| 类型:古诗赏析
| 0阅读
|
全诗以"凄凉"开篇定调,通过"桃李香消"与"金谷在"、"绮罗魂断"与"玉楼空"的强烈对比,凸显物是人非的苍凉感。颈联将时间维度拉伸,"往年"与"今日"的对照深化历史虚无感。尾联用"夜泉流恨"的意象,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,复沓句式("恨"字三叠)强化了憾恨的绵长无尽,体现杜牧咏史诗"含蓄深沉、意在言外"的特点。
作者:元稹
| 类型:古诗注解
| 0阅读
|
紫垣:指皇宫或禁苑,此处代指权贵居所。 驺骑:古代贵族出行时的骑马侍从。 文衣:绣有花纹的华贵衣物。 锦舆:装饰华丽的车驾。 眠阁书生:诗人自指,形容自己闲居书斋的状态。 羸马:瘦弱的马匹,暗示诗人身份卑微。
作者:杜牧
| 类型:知识点
| 0阅读
|
1. 咏史诗:通过历史遗迹或典故抒发感慨,杜牧与李商隐并称"小李杜",尤擅此体 2. 意象运用:诗中"桃李""绮罗"象征短暂繁华,"夜泉"象征永恒憾恨 3. 对比手法:时空、虚实、盛衰的多重对比增强艺术张力 4. 晚唐诗歌特征:感伤基调,历史反思,语言精练而意境深远
作者:杜牧
| 类型:讲解
| 0阅读
|
此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: 1. 历史层面:通过金谷园的兴衰,揭示"富不过三代"的历史规律 2. 哲学层面:"浮世荣枯万古同"体现佛教无常观,与《阿房宫赋》"戍卒叫,函谷举"一脉相承 3. 艺术层面:末句采用"顶针"修辞(夜泉流恨→恨无穷),使情感表达如回环流水,余韵不绝。 建议结合刘禹锡《乌衣巷》、李白《越中览古》等咏史诗对比阅读,体会...
作者:元稹
| 类型:古诗译文
| 0阅读
|
紫禁城的骑卫进入华美的宅邸,韦家公子身着锦绣华服护送车驾。 我这在书斋闲卧的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?也只能骑着瘦马跟随尚书大人。
作者:杜牧
| 类型:创作背景
| 0阅读
|
此诗作于晚唐时期,杜牧途经洛阳金谷园遗址时触景生情。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,曾极尽奢华却最终毁于战乱。诗人借古讽今,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当下的荒凉,抒发对历史兴亡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暗含对晚唐社会衰败的隐忧。